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知与行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
,他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有崇高伟大的志向,也要掌握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并努力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圣人的智慧。
知和行并非两件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在王阳明看来,认识是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
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能当作两件事。
王阳明强调知与行的统一。
所谓知,便是对事情各方面的思考与了解,只有思考明白、了解清楚了才能开始行动;所谓行,便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东西付诸实践,才能有所成就。
王阳明指出,圣人之学乃身心之学,其要领在于体悟实行,不可将其当作纯粹的知识,仅仅流于口耳之间。
然而,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把知和行看作两件事,比如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
意思是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必须经过多番仔细周密的考虑才能有所行动,认为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思而后行,确实是对年轻气盛、易冲动的人最好的劝谏,因而备受世人推崇。
人们相信,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才是最好的,经过反复思量的行动才能顺利进行。
不幸的是,由此形成了一种重思考而轻行动的风气。
或许是过于谨慎,过于追求万无一失,人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无限的沉思之中,结果越想越觉得准备不够充分,越想越觉得存在很大的问题,最终使本可以尝试的想法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致无疾而终。
由于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宽广的,不受客观事物与能力的强行束缚,因此,过度的思考很容易偏离正轨,越想越远反而找不到重点。
人们在思想的海洋中畅游太久而迟迟不上岸来付诸实践,结果无异于窒息其中,彻底失去付诸实践的机会与能力。
唐代时期,中原大地有一片山脉盛产灵蛇,蛇胆和蛇心都是很好的药材。
虽然蛇毒剧烈,见血封喉,可是为了赚钱,仍有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
一天,有三个来自南方的年轻人来到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捕蛇。
年轻人甲在村里住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便收拾行装上山捕蛇,但是过去好几天了,他还没有回来。
原来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乱窜,惊扰了灵蛇;而且他由于不懂如何捕蛇,最终因捕蛇而命丧黄泉。
年轻人乙见状,心中害怕不已,再三思虑要不要去山里捕蛇,他每天都站在村口,向大山的方向张望,时而向前走几里路,不久又走回来,终日惶惶然行走于村子与大山之间。
年轻人丙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找蛇穴、捕蛇、解毒等问题,并向村里人讨教,掌握了寻找蛇穴、引蛇出洞等捕蛇的技术,学习制作解毒的药剂。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年轻人丙带着工具上山了。
七天过去了,大家都以为他已经丧命,可是丙竟然背着沉重的箩筐回到了村里。
他捕到了上百条灵蛇,赚了很多钱,之后还做起了药材生意,成为著名的捕蛇之王。
三个年轻人一起捕蛇,一个毫不考虑、鲁莽行动;一个思来想去、迟迟不动;一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付诸行动。
三个人对待思与行的不同态度,注定了他们不同的结果。
思考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偏向于哪一方,都难成大事。
思考与行动,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事,犹如人之生老病死,难以避免。
小到处理家庭琐事,大到掌握国家命脉,都要思考与行动。
不假思索地行动和多番思虑却不行动的人,轻则败家,重则亡国。
思与行,不可偏其一,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沉痛教训,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础所在。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
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
(宠文,爽文!)他是顶级豪门,冷酷无情,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倾尽所有。而她却痴迷渣男,是非不分,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重生一次,她发誓一定要活得漂漂亮亮,活得有滋有味。女人,你还想着他?男人危险万分的眼神。怎么会,我只是想让他叫我一声三婶,肯定很爽!男人唇边立刻勾起餍足的笑容,拉着她走过去。云森,不想变...
不一样的情路,不一样的官道。看一个身具异能的农家小子是怎么样的处处留情,却能左右逢源,左怀右抱仕途路上,危机四伏,遭遇不断,如何的逢凶化吉,在官途上纵横开阖,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一直走进了红墙里。名剑传说之情路官道官方群号166654355欢迎加入。...
唐重创业失败,几年心血毁于一旦,相爱多年的女友却和罪魁祸首唐重的合伙人搅在了一起,并且将他打昏在地卷走了所有财产。而唐重因祸得福,开启了宛若桃花源般的神秘空间...
某天,高冷的校花突然找到我。我一周后会死,你能不能娶我?你有毛病吧?(已有完本老书我从水中来,超好看的。)...
...
她可能是全世界最倒霉的女人了,交往四年的男友被妹妹挖了墙角,自己还被她下迷药稀里糊涂地跟陌生男人共度一晚。醒来的时候发现那个被她非礼的男人居然是那个LSA集团的总裁欧少。这种人可得罪不起,连滚带爬地逃到意大利避难,居然又在那里好死不死地遇到了他。徐小姐,我可以对你负责。帝尔司先生,这事太小,而且对现代社会而言很正常。是吗,那徐小姐请对我负责,我很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