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着。”
一家人回头看看这食堂,眼中满是眷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余翔埋头吃饭,心情极差,不过他要把饭吃完。这是《新村村规》的另一条重要规定,“粮食就是生命,任何人不得浪费一粒粮食。”
虽然味同嚼蜡,余翔还是吃完了瓷盘里的饭,当余翔吃完了最后一粒饭,瓷盘如同洗了一般干净。
回到房间,余翔的心情还是不好,自己以前是那么嫉恶如仇,那么看不得潜规则,但是事情轮到自己的头上,怎么就这么难受呢。
这一家人,因为自己而被流放,但是,让他们流放的,却还是自己。余翔感觉非常难受。
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一家六口人,留下了身份牌,走出了新村,他们回头望着新村,眼中满是不舍和依恋。他们即将离开这里,外出讨生活了,手中虽说有红娘子给的十两银子,但在这个险恶的世道,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尤其是两个孩子,刚刚在这里上过学,学过字,对这里的一切无比依赖。
一家人满怀不舍地离开了新村。
李三安的一家人,成了大家的反面教材,以后新村各项规定一旦推出,大家都会自发地聚集学习,生怕触犯。
胜英拟定规定的时候,更是无比小心,害怕这些规定,会让无辜的人被赶出新村。
因此,立法者、守法者和执法者,对村规无比敬畏,大家在村规的约束下,做人和做事。
皇宫,御书房。
崇祯看完奏折,心里高兴,杨嗣昌在陕西,会兵10万,增饷280万,利用“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以达到各个击破,最后歼灭。
近日与农民军的几场遭遇战中,农民军几乎不是官兵的对手,一触即溃,看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这280万兵饷是见到响动了,为了这280万军饷,他可操碎了心,几乎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
崇祯今天着实高兴,压抑在心头的抑郁之气,今日得到一些舒展了。
崇祯问王承恩道:“司礼监,最近外界可有什么让朕开心的奇闻异事。”皇帝心情高兴,想让王承恩说点高兴的事。
王承恩当然知道皇帝的心思,于是说道:“启禀皇上,还是那河南地界东双河镇三恶被除的事。”
崇祯一愣,随即想起来了,说道:“你可说的是余翔杀死三恶霸的事?”
王承恩道:“正是此事,奉万岁口谕,让奴才去查,现在查出结果来了。”说罢,从宽大的袖口取出一个奏折,双手递上。
崇祯接过奏折,放到案头上道:“朕成天看奏折,有些疲倦,爱卿说与朕听听。”
王承恩说道:“这个余翔,杀死那三个恶霸后,他还将这三人尸首移交给知府陈振豪,让知府审判,对外宣称是知府命他去铲除古霸天这三个恶人,知府判这群恶贼削首示众,此举为深得民心,当日自发组成的押送队伍有千人之众,看热闹的数千人,影响甚大。”王承恩说完,停下来看崇祯脸上的表情。
崇祯说道:“如此说来,余翔杀死三个恶匪甚得民心!”
王承恩道:“世人都道是朝廷所为,老百姓跪拜皇恩浩荡。”
崇祯说道:“如此说来,我大明朝还欠余翔一个人情?”
王承恩答道:“万岁,这陈知府办事周祥,他已经加封余翔为东双河镇里长之职了。”
崇祯沉吟不语。
王承恩继续道:“这个余翔的确与众不同,他还要实现新村梦呢。”
崇祯好奇道:“这新村梦又是怎解?”
“启禀皇上,这个余翔,说是要建设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新村,并说这是他的梦想。”王承恩说。
崇祯喃喃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这不也是崇祯的梦想吗,这也是他想中兴大明朝的梦想,他想成为一代圣君,为这个梦想,他夜以继日,不辞辛劳,远离女色,勤政勤俭,励精图治。
可是到头来,不但没有实现这个梦想,反过来了,老百姓更是因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而造反起义,整个大明江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崇祯在余翔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后人看电影一般,在电影主人翁身上,看到自己影子一般,他对新村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迫切地想知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是怎样实现连他这样一个主宰天下苍生皇上都没有实现的梦想。
崇祯说:“司礼监,以后有你亲自差人去探查东双河镇的事,此时要秘密进行,随时禀告与我。”
王承恩大喜,他视为这是皇上把他作为心腹的信号,忙千恩万谢,领命而去。
王承恩集结了他的心腹,布置前往东双河镇秘密暗访,要将余翔的一举一动监控起来,他从腰中掏出了一个金牌,交给一名强壮精悍的锦衣卫道:“刘向忠,这面金牌你好生保管,必要时可以让陈知府出面,协助调查,关键时刻,还可以调动当地军队。”
刘向忠跪着,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金牌道:“卑职领命!”
王承恩把金牌放到他手上,说道:“起来吧,你要记住,此事要秘密进行。另外,据说江湖上的**人物都蠢蠢欲动,都想杀死余翔,以扬名立万,因此,必要时,你们必须出手,保护余翔的安全”
几人齐声领命:“是,卑职定当不辱使命!”
当日下午,一队快马风驰电掣般奔出皇城。马队的领头人正是锦衣卫刘向忠。
从此,东双河镇的信息源源不断地飞进皇宫,落到王承恩的手中,被王承恩编成段子,说与崇祯皇帝听,从此以后,吃饭,睡觉,听王承恩的段子便成了崇祯帝的生活习惯,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余翔对此还毫无知觉,他已然成为如后世真人秀节目的主角,只是这节目的观众不是别人,却是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