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 “改过自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别喂了,是我,王光荣,我到泉城了。”电话里传来王光荣标志性的大嗓门。

    李从云奇道:“我知道你到泉城了,看号码就知道了可你现在就到泉城干嘛呢?组织调动已经确定了?”

    “什么确定,都宣布了!我月刚到省纪委报了到,纪委今天会开一个〖书〗记会,估摸着明天我的具体职务就要定平来了。”

    李从云笑着恭喜:“这是好事啊,恭喜恭喜,早一天逃出藩篱桎梏,现在终于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王光荣却似乎并不甚开心,甚至有些忧郁:“从云,我问你个事,你老实告诉我,不能糊弄我、忽悠我。”

    “什么事说得这么沉痛无比,你患绝症了?那我也不是医生啊。”李从云笑着打趣他。

    “瞎扯淡,我一餐吃得下一头牛,我能得什么割我现在就是忧郁啊……哦,你可以觉得,我可能得抑郁症了。”

    “你抑郁什么啊,日子过得又舒坦,前途又看好……”

    “就是不看好!”王光荣嚷嚷起来:“你知道我在中办是干啥的吧?”

    李从云无奈道:“中办能干啥啊,你是秘书局的,要么收发文件当邮递员,要么下笔千言做笔杆子,再不然就是跟着领导满世界骗吃骗喝一你说你还能干啥?”

    “问题就在这儿!”王光荣叹道:“我就走出身不好,出身在这么一个什么宣传世家,一进秘书局,领导就说我“家学渊源,什么什么,笔杆子肯定了得,于是,我就一直负责写材料啊写报告,一写就是差不多两年啊。”

    李从云劝解道:“两年也不算久嘛,中办这个地方,也就是你这样的出身,才能只干两年就下放到地方上锻炼,你还想怎么着?”

    “麻烦就麻烦在我是个笔杆子,特别是,还是从中办出来的笔杆子。这可不比你从团〖中〗央下去”你们那共青团,那是众所周知的“党的接班人”下去之后就是主要领导,就是全方位锻炼,可我是笔杆子啊,你知道笔杆子的出路吗?你应该知道的!”

    李从云这才明白过来王光荣是在担心什么。王光荣话里的关键词是“全方位”这三个字。目前官场,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但凡从事文字工作的,几乎一辈子就与材料啊、报告啊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提拔或调动,也都是在类似的岗位上转圈子。而那些从来不写文字的人,在安排上似乎就不存在任何框框,领导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一点也不用考虑他过去是干什么的。这让机关里那些从事文字工作的干部满腹牢骚和怨言”却又是无可奈何。

    有些基层单位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本是作为笔杆子调进机关的,一旦进来后,就想方设法不再干写材料的苦差使,上级安排的材料任务,不是一堆二六五”就是打马虎眼敷衍了事,让领导不得不重新考虑调人进来写材料。而目前的行政管理方式中,材料又是不可须臾缺少的,所以,这里面就形成一个怪圈:机关新调进(或招进)的人员多要求是能写文章的笔杆子,但不管调多少干部进了机关,机关里最缺的还是笔杆子。

    李从云尽管自己不是写文章的,但他在团〖中〗央的时候是在组织部干部二处,对于上上下下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却是非常了解。他多次到各地考察团委干部,据他的体会,但凡被各地官员们一致认为文章写得好的干部”在考察时谈观点、谈个人对考察对象政绩、人品等等方面情况的评价和看法,往往更有逻辑性,更能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倘若要展开一点,谈对当地改萃和发展的评价,在简短的三两分钟里,许多人往往罗罗嗦嗦扯不清楚,而笔杆子们,除去那些特木讷的以外,每每三言两语,就能把自己的看法清晰地讲述出来。仅从这个角度看,文人们要真的赋予某种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说一定比别的人干得好的话,至少不会比别的人干得差。

    当然,这些看法一直沉淀在李从云的脑子里,从来没有对人说起过,因为类似这样的观点是与当前不少地方领导的观念是不相符的,所以尽管他算起来是做组织工作出身的,也同样不便轻易对人言。

    李从云想到,要说他初入官场还经历了一段时期锋不适应的话,那么随着看清了官场一些人的底细和斤两,尤其是把前世的见识和今生的思考结合起来之后,倒是觉得自己像个文人,有时候某些心思比较“不合群”而要真的放出来干些事,并不是什么不可以的比起那些官场油子来,至少政策观念、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会更强。

    想得虽多,其实也只是一念之间,李从云已然笑着安慰他:“你就放心吧,你能想到的这点事,难道你老爸那边想不到?我看,他多半是早已把事情给你确定好了,今天晚上省纪委的〖书〗记会,多半就是个过场。

    王光荣是关心则乱,迟疑道:“老头可没跟我提过要不要,我一会儿带两条特供烟去拜访一下郑〖书〗记?”

    李从云说:“你要去拜访郑〖书〗记,这本身没有问题,做下级的拜访领导,在咱们国家那是天经地义,这个情况,你我之间,不必讳言。不过,你要是为了明天的工作安排去拜访,我劝你最好就不要开口。其实这里面的道理你都懂,你就是太在乎了,才会有些摇摆不定。”

    王光荣那边沉默了好几秒,才叹了口气:“是啊,是太在乎了,着相了啊,着相了哦对了,你知不知道,你们团〖中〗央那个苏处还在泉城?我刚才碰见她了。”

    李从云说:“她这次来齐东,主要走到我们金岛来调研了一下青年企业家协会方面的工作,然后……好像省城还要开一个相关的会议吧”

    好像是座谈会还是研究会,反正她在那边估摸着还要呆几天。”

    王光荣忽然说:“那正巧啊,我正好履新,你又有朋友也在,你就好意思不来请我吃个饭?”

    李从云笑起来:“这可是你升官,要请客也是你请客,凭什么我请你吃饭啊?”

    “你就小气吧,得,我请就我请”一餐饭能吃穷我?不过你可小

    心点,万一我真分到第三室、第四室,你就期望我不要去查你,嘿嘿。”

    “查我?”李从云笑起来:“随便你查啊,你只要能查出我贪过公家一块钱”我李字倒过来写。

    “那是,那是,爷老头子钦点的人,区区一点小钱岂能看上眼,起码得给你个政局,你才会正眼看一下,是吧李〖书〗记?”

    李从云哈哈一笑:“我老爹都还离政局七八条街呢,我离政局,那就是瑞金到延安的距离”还差着一个万里长征。”

    “吹,你可劲吹,你爹这次党代会一过,在组织部就算是三号了,他今年才多少?四十九吧,跨过年都才五十岁,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啊,今后我看进个政局甚或是〖书〗记处,都不是什么稀奇事,弄不好还能进班子呢”王光荣说到这里,自己心中一凛,僭越了,僭越了,这话题不能继续说了。

    李从云果然只是笑了笑,没有搭腔。王光荣连忙问:“那你到底来不来?”

    “现在我还说不好。”李从云说:“晚上我这边有点事”事关两个局长位置,我得把把关,明天也可能要去n下市委余〖书〗记那儿,这样,我晚点跟你联系吧。”

    “主要领导就是主要领导,格外忙啊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有空再说吧。”

    李从云嗯了一声,慢慢挂掉电话。

    放下电话,李从云轻轻摇头,其实自己和王光荣都是运气足够好的了,凭借出身,进入官场毫不困难不说,还有父辈为自己把路铺好,自己只要不犯错,基本上都能走出一点名堂来。比如王光荣,他可能就从没想过,对于一般家庭出身的人来说,怎么样敲开官场的大门,才是他们的第一个大难题。

    一个志在当官的人,再有才华、抱负,敲不开官门,一切都是空想、白搭。官门朝南开,敲不开就进不来。敲不开官门的人,就是官场局外人。自古到今,官门难敲:再过几年十几年考公务员,一两千人争一个官位,这个官门太难进了。然而,官门难进也得进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得使出吃奶的力气,扁着身子往里挤,削尖脑袋朝里钻。

    别悟空被黄眉老妖装进金钱后,使出浑身的解数也出不来。天神来了,大家使尽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也还是救不了悟空。亢金龙发现,这金钱乍看是天衣无缝,细看有缝可钻。于是,他把龙角变细变小变尖,在众神帮助下,使劲钻进缝去,终于让悟空依托他的角被拔救了出来。敲开官门,得有点亢金龙式的钻劲。

    李从云想起一件事,那是1915年,在国际巴拿马博览会上,各国送展的商品,真可谓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可是华夏送展的茅台酒,因为包装土气,被挡在展厅门外。

    如何敲开展厅大门?当时被派到博览会上去的一个华夏工作人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决定通过制造轰动事件来提高茅台酒的知名度。

    于是,他捧着一瓶茅台酒,走到展览大厅门外最热闹的地方,故意同人一碰撞,手一滑,“砰”的一声,茅台酒摔落大厅的大理石地面之上,酒瓶鼻地,顿时酒气浓香四溢,人们被这奇香吸引住了,纷纷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这位华夏工作人员乘势向观者介绍:“这就是华夏的茅台酒!”

    “啊!华夏的茅台酒,了不起的好酒!”展览厅里人们交口称誉。

    展厅组织人员见状,立即请茅台酒登堂入室,摆放到展厅的显眼之处。

    从此,那些只知道“香槟”、“白兰地”的外国人,又知道了世上还有这么美的茅台酒,于是,头脑中又深深地印上了“茅台酒”三个大字。

    在这次展览会上,由于这位华夏工作人员的一摔,茅台酒产生了轰动效应,被评为世界名酒之一,并且得了奖。钻官门,可不比摔茅台,想想点子,使使巧劲,就能入门了。

    凡事都要用心思,水浇到哪哪开huā,肥施到哪哪长庄稼,心思呢?

    自然是用到哪哪结果。这是金岛区文化局长安有余的人生格言,甭看它朴素,越是朴素的东西就越接近真理。

    下班时间已过了很久,安有余还待在办公室。妻子严芳连着打了好几通电话,催他回家吃饭。安有余说:“老婆你吃吧”我这里有客人。”严芳生气道:“客人客人,一天到晚就是客人,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

    安有余笑笑,并不跟妻子生气。严芳是医生,在区人民医院儿科工作,医生是不懂政治的,就算懂,也只是皮毛。严芳眼里只有病人,安有余很多事,她都不发表意见,偶尔说两句,也是点到为止。这一点严芳很聪明,不像有些女人”男人一当官,自己先就把持不住了,轻者参政议政,重者还要指点江山,大有“宫中二圣”的架势。严芳在医院的同事李冬琴,每天都要huā很长时间说她丈夫”丈夫单位每一件事,她都津津乐道,坐在办公室高谈阔论的样子就像她是撤切尔夫人,其实她只是医院财务科昏科长。不过她丈夫倒是有权,金岛区规划局长高如林。

    而严芳却不,她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自己丈夫,更不会对丈夫的工作说三道四。她对安有余原来还要求比较高,指望着有朝一日也能夫贵妇荣一下,后来出了档子事,严芳醒悟了,知道男人有权并不是件好事,所以也不再抱那种妄想了。现在她对安有余要求很低,第一要注意身体,人可以卖给公家,身体不能:第二不能再有外遇,否则她拿手术刀把他阉了……

    这里有个“再”字,就证明安有余已经有过一次外遇了。

    有了外遇妻子仍然能原谅你,一如既往地关心你,证明严芳是个好妻子,安有余就这么认为。所以现在对严芳,安有余基本上是言听计从,顺着她的性子的,当然有时候也会惹她生气。男人嘛,对待女人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长记性。

    安有余目前是金岛区文化局长,对这个职位,安有余心里是有怨言的。他曾做过不少努力,想让自己的“前程”更光明些,更有希望一点,谁知工夫总负有心人,安有余非但没能“进步”反倒离金岛权力核心越来越远。他的老朋友、科技局长郭润跟他有同样的境遇,也有同样的抱负,两人在一起,时常会发出一些生不逢时上错huā轿嫁错郎的感慨。

    下午快下班前,郭润又来了,先是唉声叹气一番,说这个科技局长实在没法干了,说是科技局,可跟科技沾边的事一点轮不上,整天就顾着给领导提鞋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