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6章 书记处的刘书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从云在团中央组织部的工作就这么定下来了。作为一个在学校交友广阔的学生会副主席,一些朋友们的工作分配情况,他也都了解了一下。

    同寝室三个室友,陈双喜去了西川老家,分配在西川省政法委上班,级别是股级,说起来也是干部,不过实际上就是大头兵。当然,话说回来,李从云自己也差不多。

    刘和平家里似乎有点门路,这货体重超标严重,居然还去了京城市西城区公安分局,不过被分在了宣传科。

    李唯也留在京里了,但分配的地方很让人意外,居然被分配去了监察部,由于监察部事实上跟纪委差不多就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他现在应该说就算是纪委干部了,而且还是中央纪委。不过级别也最低,办事员。

    汪琼的分配出乎意料地好,分配去了公安部,现在在公安部宣传局上班。

    王光荣还是走了世家子弟的习惯路子,去了中央办公厅做秘书。这货家里在中宣部很有点人脉,但他本人不好一参加工作就去中宣部,所以去中办是个很好选择,混资历级别特别快。

    另外诸如学国际贸易的沈慧宁去了外经贸部之类,李从云也都得到了消息,并和他们各自交换了联系方式。他很清楚,这批同学今后大多都是比较有出息的,从现在开始一直保持联系,是经营自己人脉的第一步。

    至于家里的人脉关系,李从云暂时还只能利用,说经营实在有些早了。

    也有几位同学,条件相对差一点,便走了选调生的路子,下去基层工作。李从云倒也没有另眼相看,依然每个都保持联系。

    不少人错以为选调生很有优势,因为所谓选调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

    听起来很不错,组织部门重点培养啊,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啊……话是不错,实际上情况可没有这么乐观。

    事实上,选调生在提拔上与省直机关、中央机关的公务员不存在优势,某些方面劣势倒很明显。

    比如说选调生一般待遇。硕士研究生直接正科待遇,本科生三年后副科职务(其实目前全国大部分没有完全落实);而在省直机关、中央机关,一年后正科的比比皆是。

    再说提拔任用。选调生提拔快的也不是说就一定没有,但地方上领导职位(副县/副处级以上)毕竟很少,提拔率必然会很低。选调生发展最好的省份也仅仅是提供给选调生考取省直机关的招录机会,很多省份存在选调生长年在乡镇一级,作用无法发挥,无法提拔。

    从国家用人政策上,有中央到地方挂职锻炼和地方借调、遴选到省直机关、中央的双向交流趋向,在这些方面,省直机关和中央机关的年轻干部因为职位级别上升快,在年龄、级别上与基层工作的选调生相比,在拟任领导职位有明显优势。

    比如说,某人考进省直,十年后很容易达到副处,下来挂职可以挂副县,很快就能在地方提拔正县级。在基层一线,除非有很好的背景和机会,十年达到副县/副处是比较少的。

    换句话说,省直机关和中央机关平台更高、更广——庙大,机会更多,离高级领导更近,在华夏特色的官员选拔机制没有大幅度变化的前提下,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

    所以,事实上从李从云和这批同学的分配来看,王光荣的工作应该是最好的,李从云其次,李唯、汪琼、沈慧宁再次,陈双喜又次。至于刘和平,现在待遇肯定是很不错的,但其实在仕途上恐怕最难出头。

    这天一早,李从云依旧如往常一样拿着扫帚打扫楼道卫生,心里则想着几位在京的同学相邀下班后去龙潭湖吃饭的事。

    楼下忽然传来脚步声,李从云一边扫地,一边转头去望,就看见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和差不多年纪的成熟女性一边交谈一边走了上来。

    这两位李从云自然认识,正是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赵崇祥和书记处排名第一的常务书记刘安华。他立即站到一边,招呼一声:“赵书记、刘书记。”

    事实上,李从云这还是第一次跟赵崇祥和刘安华见面,但果然不出意料的,不仅李从云认识他们,他们两位也都认识李从云。

    赵崇祥书记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点点头:“从云同志来得很早啊。”

    李从云笑道:“在学校起早锻炼习惯了。”

    赵崇祥点点头,刘安华则问:“工作上都还适应吧?”

    李从云回答:“还行,有些不熟悉的地方,同事们也会提供帮助。”

    刘安华就笑着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