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4章 父亲来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老爷子也是忙人,跟李从云谈完正事,就径直去了,留下李从云和汪琼两人商量毕业晚会的细节安排问题。

    两个人正讨论,忽然外面响起一路小跑的脚步声,然后就有一个胖乎乎的脑袋出现在门外,同时响起的还有王光荣那独特的声音:“从云,李秘——呃,你爸爸来找你了,车在湖边,你赶紧去见他吧!”

    王光荣明显是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改口的,理由不外乎是看见了汪琼这个“外人”。

    汪琼也是聪明姑娘,“李秘”和“你爸爸”在王光荣那一口京片儿里差别这么大,怎么也不可能听混淆了去。她心里不禁琢磨,原来李从云果然是有背景的,他爸爸看来应该是某个领导的秘书。

    这年头秘书的地位已经比较重要,尤其是在京城这种地方,大官特别多,相应的秘书级别也就不低,如果李从云的老爸是某个部级、副部级领导的秘书,那最起码是个正处,正处在京城虽然算不得什么,可毕竟是国家干部,要是按级别外放,那可就是县委书记了。再说,人家指不定连副厅都有可能,那就更是高干了。(当时副厅这个级别就算高干,属于当时行政13级,再往后一些年国家才明确副部级为“高干”。)

    汪琼这样一理解,就觉得李从云身上很多“疑点”都被解释清楚了。既然李从云的老爸是大领导身边的秘书,是“高干”,那么李从云从小受父亲熏陶,被培养成这个样子就可以理解了。

    看着汪琼所有所思的模样,李从云就瞪了王光荣一眼,王光荣自知理亏,但他的脸皮质量甚好,只是讪讪一笑。

    李从云自己也不解释,站起来对汪琼说:“我在华大读了四年书,我爸今天应该还是第二次来,第一次是陪我来报到……看来可能真是找我有事。我看这样,正好光荣也来了,他是宣传部长,你们两个商量一下,晚会布置方面就算定下来了,都是老宣传、老后勤,这事儿也算是轻车熟路,我相信不会出什么纰漏,好吧?”

    王光荣自然是没有意见,汪琼想了想,也觉得时间比较紧,该布置下去的事情还是要早点布置下去,不能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把最后一班岗给站歪了。于是汪琼就点了点头:“也行,你只管去吧!”

    李从云点点头,嗯了一声,给王光荣投了一个询问的眼神,意思是问他知不知道自己老爸怎么会这个时候来找自己。王光荣则直接耸耸肩,表示毫不知情。

    李从云只好带着一肚子疑惑快步走了出去,老远就看见湖边的大红旗,他心里顿时一动。

    看来老爸真有急事?

    要知道李从云的父亲李宪立,身份也属显赫,乃是时任中组部副秘书长兼经济科教干部局局长。刚才王光荣被掐断的半句称呼,念全了就是“李秘书长”,当然,按例把副字去了。

    但是李从云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李宪立久在京城区委、市委和中央机关工作,性格十分谨慎,若不是事情紧急,断然不会把大红旗开到李从云的学校来接他,这在他看来实在太过张扬了一些。

    李从云不禁有些狐疑,更有些好奇。

    自从八四年老爷子去世之后,老李家纯粹由二代接手,形势一度很不被看好。好在大伯和父亲都是多年宦海历练出来的人,大伯当时刚刚成为辽东省委书记(注:此时设有省委第一书记,而书记则设有多名),而父亲则是京城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京城市经济委员会副总工程师。

    很多人认为,李老爷子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这辈子差不多也就这样了。没料到老爷子才去了两个月,李从云的父亲李宪立就升任华共京城市委工业部副部长。而次年,大伯李宪成更是一跃成为华夏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震惊政坛。

    八七年更是两兄弟的好运年,大伯李宪成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出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同时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甚至一时没有去职。而父亲李宪立也出任华共京城市东城区委书记,虽然比不得大伯,却也稳步前进。

    八八年,大伯李宪成改任国家教委主任、党组书记至今。他也是继彭云程总理之后的第二任国家教委主任。此时国家教委的地位,比以前和日后的教育部都要高。彭云程总理出任代总理、总理之前,就是国家教委主任。

    而八九年的时候,由于站队正确,虽然南巡首长批评“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但好在李宪成接任国家教委主任不久,而彭云程总理也恰好是站队正确的重要一员,这件事终于还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没有伤到他什么。但即便如此,南巡首长的话依然给掌管教委不久的李宪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下大气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定地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教育的首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跟李从云说了那句,要避免“年轻时行差步错,将来悔之晚矣。”

    李宪立的站队当然也跟大哥一样,再正确不过了,于是在当年七月份升任中组部副秘书长,不到半年后,也就是1990年5月,再兼任经济科教干部局局长至今。

    如果说老爷子为两兄弟的从政前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兄弟早年仕途顺利属于靠老爷子的余萌,那么在八四年老爷子过世之后,两兄弟在这风云变幻的几年中连续站队正确,却是足以说明兄弟二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相当了得了。

    如今的老李家,虽然老爷子已经去了七年,但在华夏的地位依旧显赫,虽然软实力这个东西不好直接拿来准确排位,但假如一定要为家族实力排个名次,而这个排名的前八强能算“凤凰”的话,那么老李家可以算个“凤尾”。但如果要把“凤凰”级别的门槛定在四强、六强左右,此时的老李家毕竟缺了顶梁柱,就只好委身去做下面的“鸡头”了。

    毕竟这是四九城里,京城豪门,何止百家!

    能让“凤尾鸡头”级老李家的“二当家”如此不顾出格地来找儿子,李从云知道一定是碰上大事。但李从云很难理解,动乱已过,苏联解体又应该还差几个月,能有什么事?再说就算真有这样的大事,李宪立就是要找,也该找他大哥李宪成商量应对,万没有跑来找儿子瞎扯的道理。——李从云知道自己虽然这几年颇被看好,但在长辈们眼里,也不过是个娃娃,基本上是说不上话的。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