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事情过去许多年,原没什么特意要瞒人的。
六老爷一年几次带着吃食衣物出门,不过是为了看视生母曹姨娘。
是的,曹姨娘还活着。就住在廖风山半山腰的庄子里,一住就是十九年,从未下过山。这个不算秘密的秘密,现今齐府,也就六老爷夫妻二人知晓,连齐怋睿齐怡琴等都瞒着。
只因当初送去廖风山时,老太爷曾对外宣布曹姨娘病殁了。
老太爷当年,是很宠过曹姨娘一段日子的,为她一掷千金,为她反抗长辈,好在总算没发展到宠妾灭妻的地步。
老夫人娘家临安方氏,百多年前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子弟杰出者不少。奈何子孙繁盛,人口太多,一份家业分了再分,日渐没落下去。
那时,偏逢着兵荒马乱的时候,流民无数,不少涌向富庶的江南地界。方家自古有施舍救民的传统,这一闹,把家底渐渐消乏了,日子是一日不如一日,几乎连自家人都撑持不下去。
齐家的情形比方家好很多,而老太爷之父与方氏先祖乃异性兄弟,有过命的交情,存心要帮他们一把。又知方家人性格耿直,脾气倔傲,不会轻易受人恩惠,便想出了这么个迂回的策略。
替自己未许亲的三儿子,也就是老太爷上门提亲。
方家一则看重齐家的教养,二则实在是不愿连累女儿受苦,答应了亲事。老太爷之父送去了丰厚的聘礼,指望能帮方家度过难关。
却不想,方家果真是有气节的,竟是自己不留一文,全给女儿做了嫁妆,甚至在里边添上一些。由此,老太爷之父越发敬重方家人,连带着也极喜欢儿媳妇方氏。
可惜,老太爷自己,对这个媳妇似乎不大满意。
老太爷十来岁的年纪,便一个人出去闯荡了,甚至得到高祖皇帝器重,在他的辅佐下夺得江山,一时间声名愈显。才高之人往往自负风流,老太爷希求才子佳人的美好姻缘,对家中定下的妻子,颇有微词。
方氏并不是不好,相反,方氏家教良好,读书识字的,长相也属中上,族里没几个长辈不喜她。偏偏,只不合老太爷的眼缘,说来,这何尝不是一段孽缘。
方氏亦是个性子要强的,老太爷不喜,她不会去曲意奉承,仍安安稳稳过自己的日子,孝敬长辈,抚育幼子。越是这般,老太爷越发气闷,觉得自己一个当世的大才子,唯独在自己妻子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一次机会,老太爷得了一个美妾。
岂止美,竟然还有几分才学,能吟得诗作得赋,红袖添香,西窗剪烛,好不快活。美妾姓曹,老太爷迷恋不已,宠幸了近二十年。
当然,老太爷不是个为美色彻底糊涂的人,祖上的规矩依然遵守。从不会给妾室太多的权利,尤其在子女上,对嫡子明显胜过庶子不少,这一点,叫曹姨娘很是不虞。
老夫人明面上不反对老太爷纳妾,心下难免有几分不乐,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不曾缓和过。后来长房要过继子嗣,老太爷一口答应,甚至忘了与老夫人略作商议。为此,老夫人切切实实埋怨了老太爷一番。
老夫人一共只两个儿子,一个过继出去,剩下一个五老爷在膝下承欢。原指望着儿子娶妻生子,光宗耀祖,她这一世也算完了。
谁知,命运不由人。五老爷身子一向不大好,娶亲后头一胎生的是个女儿;而六老爷,成婚一年,立马生了个儿子,这叫老夫人怎生不恼?
老夫人气恼伤心,卧病在塌。几十年的结发夫妻,老太爷不可能没有一点情分,私底下也有几分悔意。恰好老夫人娘家出了点事,老太爷为免她忧虑焦急一直瞒着,却是曹姨娘,故意在老夫人跟前露了口风,气得老夫人病上添病,撒手人寰。
老夫人一走,老太爷竟跟变了个人似的,对曹姨娘一下子冷淡许多。几月后,突然将曹姨娘送到庄子里,永不许她回齐家,无论曹姨娘和六老爷怎般哀求,都不肯改变主意。
事情过去了十九年,恩怨情仇原该消散在漫长的岁月里。
如果六老爷不提,齐悦瓷姐弟可能永远也不会翻出前事来与他们算账。
人心不足蛇吞象,想不到时至今日,六老爷竟然,有心要把曹姨娘接回府,这一点,他们怎肯答应?既然你无情,我们只能无义了。
姐弟俩听完沈妈**叙述,也知年深月久的,证据都毁了,要拿这个压制六老爷一头,几乎行不通。
唯今之计,也只能预先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不叫六老爷得逞。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