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科举考试中最高等级的殿试,其实却是最简单的,因为无论成绩如何,考完之后都能做官,无非是排名先后而已.一般成绩靠前者,往往会被选入翰林院,虽然初期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煎熬,但因为一直接近权力的中心,以后就有机会入阁拜相,最次也能做到个六部侍郎,郎中.
而成绩靠后者,一般会外放,也就是担任地方官员,从七品知县做起.虽然从知县升到阁部大员难度极大,但山高皇帝远,油水却比在朝中肥得多.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穴银",清官尚且如此,贪官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很多人倒宁愿成绩靠后,外放捞实惠.
不过殿试的试卷一发下来,却出乎所有考生的意料之外.过去殿试只考"策问",即皇帝提出一个时政问题,考生讲述自己的见解.
但是这次的试卷却并非策问,而是罗列出一大堆官职,让考生填写任职意向,并说明理由.众人心想这算什么考题?但既是殿试,也没人敢造次,只得认认真真地阅读起来.
可是这一细看,相当多的考生都大失所望.过去进士任职,无非就是翰林院待诏和知县这两种;可试卷上列出来的,却至少有数十种官职之多,当然全是正七品以下小官.比如:
知县,正七品,一县主官,掌管一切事务.
县丞,正八品,辅佐知县管理全县事务.
县主簿,正九品,管理全县的文书账册.
县典史,无品级,掌管缉捕,监狱.
府推官,正七品,掌一府刑讼之事.
按察司经历,正七品,相当于都察院在地方的办事员,监察地方官员.
中书舍人,从七品,协助内阁处理奏章.
提举,正八品,负责一项具体事务的襙作,如制盐,水利等.
大使,正九品,职责与提举相近,但级别又低了两级,多供职于过去朝廷认为不太重要的职能部门,如承运库,颜料局,皮作局,织染所等.
待诏,从九品,即翰林院最低级的官员.
教授,从九品,负责督导地方上的教学与考试事宜.
这些官职里,像知县,中书舍人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要么有实权,要么可接触到朝中高官.可其他官职就实在太卑微了,与胥吏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这些官职一般都是世袭的,朝廷任命只不过走个形式而已.
朱由检见众人狐疑,便朗声笑道:"你们是不是嫌有些官职太小?朕告诉你们,任何官职都有他的用处,任何一个岗位,要想把它做好,做到极致,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且过去像县丞,主簿,典史这样的官职常常世袭,也不能升迁,朕认为这很不正常.自今日始,这样的官也要纳入吏部的考核之中,能者上庸者下.你们要是做得好,很快就可以升迁,入阁拜相也并非不可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