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众举子听.
三十万举子一听,也全都傻了眼.原来今年的考题分为正题和副题,正题只有一道,仍旧是考八股文,题目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一句出自《论语?述而》,但是含义太过简单,一般初学八股文者,才会拿这种题目练手.而实际考试时,多会出些艰深,偏僻的语句,如此才能拉开档次,显示考生的博学程度.
可这道题目连岁的孩童都会做,又没什么发挥的余地,三十万人同考,文章岂不大部分雷同?
而更让他们吃惊的,则是后面的副题.朱由检出的考卷上首先言明,科考取士以正题为主,副题只做为参考.只要正题答得好,副题不答,一样可以考中,让考生们不要有心理负担.
接下来就是宣读副题,题目居然有二三十道之多.这些题目可就不是考八股文了,而是一个个实际问题,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回答.其中既有历史,地理这种常识性的问题,也有涉及到军事,农桑,刑讼,商业等不同领域的具体案例,简直包罗万象.
而最为特别的则是最后两题,分别是"方今内忧外患不绝,你认为该如何处置",以及"你最想议论或是向朝廷建言的是什么".
考官连续宣读考题三四遍,考生们才总算把题目记了下来,接着就进入答题阶段.虽然主题出得太过简单,但没办法,皇帝出的就是这道题,你总不能嫌简单就不答吧!
于是各举子纷纷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这篇文章做得花团锦簇,既不离题,还能写出新意,吸引考官的注意.
至于后面的副题,很多举子直接选择了放弃.一来考卷有言在先,副题可以不答,这些人认为不如把有限的时间全放到做好主题上.二来,相当大一部分人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五经滚瓜烂熟,其他事情真是一窍不通,想答也答不上来.
但也有不少举子认为皇帝既然出了这么多副题,肯定大有用处,答上来得越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就越大,因.[,!]此对每一题都认真作答.尤其是最后两题,别说举子了,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多考生做主题只用了一个时辰,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倒是放在了最后两题上,个个笔走龙蛇直抒胸臆,有的甚至洋洋万言,越写越刹不住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是红日西垂,到了交卷的时间.这时考生们才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产生作弊的念头.主题太简单,没必要作弊;副题又太陌生,根本不属于"四书五经"的范围,想作弊也无从作起.
最后的交卷环节,同样是蔚为壮观.几十万份答卷,每份都有数页乃至数十页,一个分考场的答卷就重达好几十斤.幸亏朱由检早有准备,让锦衣卫临时化身为扁担队,把这些答卷挑回了礼部.
举子们至此是考完一身轻,都找地方饮酒放松去了.可对朱由检来说,艰苦的劳动才刚刚开始!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