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干净利落地免了首辅黄立极的职,又引发朝中的一片猜议.一方面,皇帝连首辅都说罢就罢了,还有谁的官不能罢?这登时让不少官员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首辅的空缺也让一些官员看到了晋升的希望.尤其是东林系官员,更欲借着这个机会,将曙来等其他三位阁臣也全部从内阁中驱逐出去,恢复东林党一统天下的局面.
不过接下来朱由检的旨意,就又让大臣们看不懂了.他连下四道圣旨,分别任命赋闲在家的孙承宗和袁可立为吏部右侍郎和兵部右侍郎,又调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至京师,出任户部尚书.最后则是宣布今春开恩科取仕,但不再对考生资格做出限制,凡有心做官,并且有能力至京师考试者,一概准许报名.
如果说孙承宗和东林党人关系还算不错的话,那么袁可立和王在晋却和东林党没什么关系,属于大臣中的中间派.这让满腔热情急于夺权的东林党大臣们又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至于这个亘古未有的恩科,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因为按照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三级,通过院试的叫"生员",通过乡试的叫"举人".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而且会试是每三年才有一次.
虽然过去的皇帝也会开"恩科",即额外加一次会试,但考生资格这一条可从来没变过,一般每次参考的考生规模都控制在三四千人左右,录取率则约为百分之十.
而对绝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别说参加会试,就连乡试都过不了,因为乡试的录取率更低,只有百分之五不到.有人考了一辈子科举,到死还是个老童生.如今崇祯竟要让所有人都可参加恩科,这岂不是要让几十万读书人都来京赶考?又该录取多少?就算不考虑这些,单是食宿,考场都没法安排!
但是这次居然没人对朱由检的决定做出非议.一方面,黄立极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谁反对谁就乬乌纱帽,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另一方面,大臣们也多少抱着点幸灾乐祸的心理,想要看看这次恩科是如何无法收场的,也好让年轻的皇帝吃些教训,不要再瞧不起他们这些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精英.
但是朱由检自有打算.他当然要将阉党势力拔除干净,因为这帮人不管有才无才,全是些德行有亏,奸诈阴险,自私自利之徒.任用这样的人为官,那是典型的祸国殃民.
但是对东林党人,朱由检也并不感冒.之前他就没少和杨涟,左光斗这些东林党人打交道,他们之中虽然有不少正人君子,也无一不是满腹经纶,但实际工作能力却不怎么样,尤其是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更是一窍不通.
不仅如此,东林党为了和浙党,楚党等政治小集团争斗,也同样拉帮结伙,排斥异己.就像前任吏部尚书星,在京察中凡是东林党人就提拔,凡是浙党,楚党就贬斥,这种行径与阉党也没多大差别了.
朱由检可不想按下葫芦起来瓢,打倒了阉党,又出现一个更为强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