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三章神兵天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五百六十三章神兵天降

    建武四年八月,徐卫徐洪率领两司部队东走壶口,在那里,紫金虎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壮观的瀑布,近五万人马只带着二十多天的口粮星夜兼程地赶路。在黄河对岸,就是河东慈州,虎儿军曾经为之战斗过的地方,但徐卫现在还顾不了三晋之地,他必须尽快荡平陕西。

    连日的急行军,将士们十分疲劳。虽说顺着河流走就没有什么险阻,可脚下那根本不是路,士兵们除了要负担武器装备,还要携带各自的口粮,还要保持全速不停地行军,艰苦可想而知

    可没有谁敢叫苦,也没有谁愿意叫苦。他们心里都窝着一团火,此番出征,是为收复全陕,将北夷从家门口赶出去,不,不是赶出去,是歼灭在陕西徐卫军中有相当部分人是两河子弟,他们知道,一旦收复了陕西,打回故乡去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八月初五,两司部队经过艰苦行军,终于到达清水河注入黄河的地方,这一段,陕北人叫它“延水”,番人称它为“濯筋水”,这个恐怖的名字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但西军将士确实经历了脱胎换骨一般的痛,日行八十里以上,艰苦来到。

    在这里,将佐们请求休息一日,但徐卫没有答应。他激励将士,从此往西北不远,就是延长县,那里出产陕西最好的酥梨,弟兄们撑住,拿下了延长,让你们敞开肚子吃个够士卒们一听,好吧,不为旁的,便为这陕西最好的酥梨,拼了

    八月初八,延长县东郊。

    这是一片占地十数亩的果园子,一眼望去,林海生涛,成熟的梨子,如一个个金灿灿的元宝挂在枝头,煞是喜人。在园子东端,七八个人,有老有小,小的爬上树去,采摘酥梨,老的便担了筐,将采下来的果实小心翼翼地放好,生怕碰坏了一点皮。没几天就是中秋了,正是酥梨贩卖的好时机,就指着这些梨卖个好价钱,把官府摊派下来的捐税都交上。

    这些人,不分老小,无一例外都是秃头结辫,衣服左祍,很容易就从他们的发饰和衣装看得出来,这是女真人。延安沦陷多年,没想到,金国把女真人也迁来此地,而且干上了果农。

    那在树上采摘果实的猴娃子十分灵巧,就跟猢狲一个样,从这根枝头荡到那根枝头,矫健得很。突然,他抱得满怀的梨子全部散落下来,摔在地上,有几个直接摔个稀烂心疼得在树下的老丈骂道:“娃,你作甚哩好好的梨撤个稀烂可惜可惜你这碎脑娃娃”

    “爷爷,兵”娃在树上吓呆了。

    “啥冰?这八月天,哪来的冰?”祖父一边捡梨,一边说道。

    娃骇傻了,他在树上看到,果园子外,密密麻麻的人潮如同一条长龙,正自东往西走。有一小撮军汉离了大部队,已经往园子里进来。

    “大大快躲起来,走兵了”一个壮年汉子迅猛地冲过来,他的婆姨跟在后头,吓得脸色都发青。

    走兵?老汉着实吓了一跳,在儿子拉扯下想寻地方躲,可还是舍不得丢了怀里的梨。儿子一把给他打掉,又慌忙招呼兄弟和儿子,可还是迟了

    “站住再跑逮着就杀头”军汉的呼喝声远远传来。

    那壮汉一把接住从树上跳下来的儿子,眼见逃跑来不及了,一把翻掉一筐梨,把空筐子扣在儿子身上,又把老父亲按坐在上头,老人屁股刚沾筐,几名军汉就抢过来了。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吓得没了声,那壮汉和自己兄弟挡在前头,婆姨们抓紧了裤腰带低头躲在后方。

    呛呛几声,过来的军汉们拔出了刀,面目不善。他们十几个人将这一家围在当中,有一个像是头,挺着刀过来,一双鹰眼在众人面上扫过,最后落在那赤胳壮汉身上。咧嘴一笑,挺刀过来。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那军官说了一通鬼都听不懂的话,而后拿审视的目光盯着汉子。

    那壮汉根本听不懂,摇了摇头。那军官眉头一皱,又扫过他的兄弟,也是头摇得跟搏浪鼓一样。

    “你是女真人?”军官又问,却是一口地道的关中口音。

    “不是。”汉子又摇头,不安地看着十几口明晃晃的钢刀。

    一听这句话,军官笑了,再度扫视这一家人后,还刀入鞘,招手道:“是汉人。”十几个同袍全都收起了家伙,脸上杀意消失不见。

    “节级们要吃梨尽管拿,只饶过我一家。”汉子大着胆子说道。

    那军官靠了过来,一扫打量地上成筐成筐的酥梨,一边安抚道:“兄弟别怕,咱是朝廷的官军,非是打家劫舍的强人。”

    汉子一听,心说,怕的就是你们官军,立马问道:“那我等可以回家么?”

    “那不成,你走了,我们找谁给钱?”一个军汉大笑道。说着,便招呼同袍过来搬梨。

    小娃娃最实在,而且初生之犊不畏虎,看到当兵的抢他家梨,忍不住在筐子里喊道:“放下这梨是要去市集卖的”

    军汉们面面相觑,这谁在说话?怎么光听声,不见人?可那一家男女吓得脸色都变了,坐在筐子上的老汉告饶道:“好汉要吃梨但拿,放我们一家回吧”

    “老人家,叫你别怕,我们是官军,徐宣抚的部队。”军官再次解释道。

    这乡野小民,哪知道什么宣抚,全都一脸茫然。军官见状,又道:“徐大帅?听过么?紫金虎?徐九?”

    一听“徐九”两个字,那壮汉身边的男子小声道:“哥哥,徐九的队伍”

    这陕北百姓,不知道什么宣抚,就知道张经略,但“徐九”他们是听过的。哎,徐九官人不是在关中勾当么?怎么来延安府了?在脑袋里转了好大一圈,那汉子终于醒悟,颤声道:“怎地?徐九官人来打女真了?”

    “废话来这不打女真作甚?赶紧帮忙搬吧,不少你一钱,你这汉子真不爽利。”一名军汉笑道。

    “大,听到了吧?官军来光复延安,女真人要倒台了”汉子欣喜欲狂,转身对父亲大声喊道。

    “真的?哎呀苍天有眼呐,官军终于来啦”老丈激动得眼泛泪花。

    他那次子一摸秃瓢般的脑袋,大声骂道:“日他娘哩,搞得咱人不人,鬼不鬼,总算到头了”

    老丈一跃而起,当场就把腰带解了,把衣服改成了右祍,激动道:“这些梨算是孝敬徐九官人的,不当钱”

    后世汉人穿的衣服,大多是对襟的,两片衣襟在胸口中间对齐,几乎没有交叉的部分。但在古代,人们穿大襟,衣服的前襟特别宽大,两片衣襟中,有一片或左或右地盖住另一片。

    不要小看这左右之分,汉服永远是“以左押右”,称为“右祍”,这也是区分华夷的关键,因为夷人往往“披发左祍”。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变成披散头发,衣服左祍的狄夷了。

    女真人在其统治区“剃发易饰,禁民汉服”,剃头容易,刷刷几刀就可以剃个秃顶。但禁民汉服却不易,你不可能让汉人都穿皮毛吧?于是,便令汉人穿衣都改“左祍”,让他们从形象上放弃祖先的传统和坚持。

    军官一听这慷慨的话,取笑道:“老汉,我们同袍弟兄数以千万计,你这点梨全搭上也不够,都叫我们拿了,你喝风去?”

    老汉闻言,嘿嘿一笑,不作声了。叫上儿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