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六章 滑州事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徐卫的疑惑,赵桓很快给出了解答。而这个答案,是讲武殿里一班将帅们始料不及的。

    斡离不被徐卫烧了粮草,困守滑州,任谁看都已是穷图末路,兵败那是迟早的事情。起先,折彦质和姚平仲等人率十一万人马将滑州围个水泄不通。后来,粘罕扣河甚急,朝廷命徐原率军赶去增援,带走了本来隶属姚平仲的数万常捷精锐。后来,调虎捷乡军驻守京西,又分兵近万。至此,滑州宋军止余六万左右,而且是清一色的两河溃师以及宗泽所部。

    不管是强兵弱兵,六万人围在城外,至少模样还是唬得住人。斡离不在城里吃光了粮食,甚至开始宰杀战马充饥,士气可以说是降到了极点。更何况,还有汉军万夫长韩庆和父子意图开城投降宋军一事。因此,困守危城,不敢轻举妄动。

    而坐镇滑州指挥的折彦质为了避免宋军无谓的伤亡,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因此决定围而不攻,待城内金军自乱后再行扣城。而且坦白地说,朝廷接连调走滑州之军,就凭他手里剩下的河北烂部队和宗泽率领的义军,想打下滑州城,恐怕没那么容易。

    但是赵桓急欲解除东京威胁,几次着枢密院下令给他,让其速速用兵。好在彦质是文臣,连续给朝廷上奏,说明其中原因。赵桓对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才俊还是信任的,本来已经采纳他的意见。

    可谁知道后来,范致虚牛气冲天地率领五路西军进京勤王,却在潼关之前遭遇大败。这让大宋君臣慌了神。恰在此时,偏生又有个跟随宗泽来京的沧州知州杜充,因在军中指手划脚,受到了拆彦质训斥,由此深恨之。回京之后,参了彦质一本,弹劾他按兵不动,实则别有用心。还捕捉风影地说,现在东京兵力已经掏空,折仲古拥重兵而不扣城,这是有异心的表现。

    这顶帽子扣得可不轻!不管事情是真的有,还是莫须有,他这道奏章在朝堂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明就里的文臣言官们纷纷上奏,要求罢去折彦质兵权,并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赵桓虽然不相信折彦质有异心。可也架不住文臣们没日没夜的进谏上奏。但要是收了折彦质兵权,又派谁去代替?徐绍推荐说,少保何灌就在京中,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宰执大臣绝大多数都同意,可耿南仲却在此时向赵桓说,如果派出何灌去统兵。那么现在京城四面几十万军队就都在武臣手里,官家莫不是忘了祖宗之事?所谓祖宗之事,就是指的宋太祖当年本来带着大军说要去北上抵抗契丹,结果走到陈桥驿就披上了黄袍,回京夺了皇位。

    赵宋历代君王,对这件事情是最为敏感的。赵桓听了耿南仲的话,也就不用何灌。但朝廷不但严重缺乏将才,连略知兵事的文臣也没几个。挑来挑去,就没一个正经的人选,这时候耿南仲又跳出来,举荐了刚刚回朝的沧州知州杜充。赵桓想到,我用范致虚统五路西军,他就在潼关给我来个大败。我用李回率徐家兄弟驻防巩县,他却来个弃城逃跑。杜充也和他们一样,儒生而已,用他不妥吧?

    耿南仲却说。杜充和其他不懂军事的文臣不同。他任沧州知州时,金人南侵,燕云的汉民很多都南逃归顺,仅侨居在沧州的就有数千人之多。杜充担心他们成为金人的内应,于是下令斩杀。从这点来看,此人不但能文,还能“武”。

    其实你说这叫甚么狗屁道理?敢杀人就是能“武”?那徐卫他们还用得着殚精竭虑地苦思破敌之策?但赵桓一来实在挑不出人了,二来也思虑到杜充至少还是有胆气的。现在斡离不困守危城,已是强弩之末,何惧之有?于是进杜充为“龙图阁直学士”,取代折彦质前往滑州。徐绍知道这个消息后,夜闯禁中,直言不可。就算要撤了折彦质,也不可用杜充,磁州知州宗汝霖就在滑州,何不用他?

    赵桓却以宗泽年老为由,不予任用。不过,建议毕竟是徐枢密提出来,徐氏一门,从老到小这两年都在为国家奔波劳碌,尤其是徐卫那几兄弟,转战各处,屡立功勋。为了照顾徐绍面子,便命杜充为正,宗泽为副。

    这下倒好,杜充本来是被折彦质一通训斥,灰溜溜地滚回东京。现在摇身一变,却成了一方面的统帅。这厮到了滑州之后,先就把折彦质苦心经营的“锁城法”给废了。鹿角拒马,一应工事,拆毁无余。然后命各路大军四面围定,齐鼓并进,意图一举拿下滑州。

    他刚行动时,还是把城里吃马肉吃得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