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薄薄的信笺上只有三句话:事已败露,皇上态度摇摆不定,望将军好自为之。
刘远一看,马上明白是自己和李丽质的事已经被李二知晓,天下果然没有不透风的墙,从这里可以解释,为什么李丽质都在宫外设府了,但回宫后就一直没出来,就是和小娘她们的联系也断了,明显是事情败露,李二夫妇对她采用了什么限制措施,不过从李二的态度来看,李二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当日是霸王硬上弓的,若不然,以他的性子,也不会还般暗忍。
再说在出征前,李丽质已经和自己表明了心迹,等自己从吐蕃归来后,想办法把她娶过来,这里可以排除是她告诉李二的可能,很大可能是安插的眼线告密或无意中被发现,而能探知李二秘密的人,肯定李二身边之人,送信之人自报是黄大富,那么幕后指使之人呼之欲出,十有八九是那名姓黄的公公给自己通风报信。
黄大富讨好地笑说:“将军果然明察秋毫,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正是堂兄从宫中出来,叮嘱小的一定亲手把这封信交到将军手上,幸不辱使命。”
冒这么大风险,自然是想获得好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做好事不留名这种事是万万不能干的,黄大富马上把把这份功劳正了名,也算是证明这封密信的可靠性。
刘远松开手,让最后一点信笺飘落在地上,任由火苗吞噬,这样一来,就再没有了证据,对自己和黄公公都是好事,看到黄大富一脸恭敬的样子,随口问道:“哦,黄公公是你堂兄?”
“是,不敢瞒将军,的确是堂兄弟。”
“不错,不错”刘远转头,拿出一小袋黄金说:“黄公公如此仗义,刘某铭记在心,日后自会一份心意送上,这位黄兄弟,你这也辛苦了,这里有一些零花,路上吃碗酒暧暧身子吧。”
黄大富连忙双手接过,接的时候双手一沉,手往下坠了坠,连忙加力这才拿住,心中窃喜,连忙谢道:“谢将军,将军,若是没有别的事,小人先行告退。”
刘远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黄大富则是心满意足地退了出去。
那袋口并没有系上,刚才瞄了一下,发现里面全是黄金,这份重量,至少有百两之多,折成银子,过千两啊,真是大方,难怪自己堂兄这般上心,有了这笔银子,买田置地,娶妻纳妾不在话下,这一生都可以衣食无忧,刘将军慷慨大方,果然名不虚传。
这一大笔银子,还说是零花,真是拨根毛都比自己的腰还要粗。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黄大富走后,刘远苦笑一下,心里寻思着:看来,要改变策略才行了。
有些小人物,平时看起来没什么用,可是有些关键时刻,却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历史上,小人物改变成历史的事例太多了:没在太医灵机一动用药囊丢荆轲,说不定荆轲就能得手,始皇一死,秦朝就不能统一,中原大地就不会统一,或许这片土地一直是国家林立、战火不断、没有那个给楚霸王指错路的农夫,项羽垓下被围,最后自刎乌江,说不定历史上就没有汉高祖这一个名号、没有那个贪婪的宫廷画师,四大美人的王昭君就不用出塞,留下一段名传千古的昭君出塞的绝唱、17岁的普林西普如果不向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开枪,说不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打响,或许可以避免三千多万人的伤亡......
就像这个黄公公,在刘远认识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过刘远为人随和,出手大方,这个黄公公平日就受了不少恩惠,一直掂记刘远的好,这不,在最关键的时刻跳出来,一下子帮了刘远一个大忙。
李二知不知道、态度如何,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情报,刘远可以根据李二的态度,从而制定合适的攻略,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在实施计划之时,也要理顺一些关系,打点一下,必要时候有人帮忙说话。
想想都头大了,幸好,这一次吐蕃之行,又给自己添增了不少筹码,完全达到自己出征的目的。
.......
“啊,兄弟们,你看,长安”
“长安,长安到了。”
“太好了,终于看到长安了,都加快脚步。”
“醉仙楼的美酒,平康坊的美人,老子可想死你们了,哈哈”
经过几千里的长途拨涉,起早赶晚,历经超过二个月的时间,扬威军终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