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挑衅大唐、文成公主和亲并没有如期而至、和吐蕃的斗争中占得上风、长孙皇后的哮喘病有了神医孙思邈把脉料理,早早得到控制,就连历史上记载死于贞观后年的李渊,也在人间多享了二年的荣华富贵。
可惜,即使多待了二年,那专门为他设建的大明宫还没有完工,就在隋朝留下的老宫殿中与世长辞。
李二或许埋怨过很多,在心中责怪李渊传长不传贤,自己在前线浴血奋战却比不上大哥在父皇面前说几句好话,亲手打下来的江山,最后差点为大哥做了嫁衣裳,可是李渊一死,李二心中难过异常,对每一个人来说,生父是无可替代的,于是,在守孝期间,一向勤勉有加的李二,宣布七天内不上朝,他要为亡父守灵。
时间的长河,每时每刻都在流趟,或许,在世界上,时间才是最公允的,无论是男是女、是长是幼、是王公大臣还是黎民百姓,每人每天只有十二个时辰,一分不多,一刻也不会少,历史的长卷,每日都在书写着新的一页,守完了最重要的“头七”,立志做千古一帝李二,在长孙皇后柔情的安抚下,重新振作,开始处理国家大事。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大唐正处于多事之秋,很多事等着李二处理呢。
太上皇李渊的病,也不一天半天,家人一早就作好了心里准备,李二倒也不至于因伤成疾。
从丧父之痛中振作起来的李二,第一个召见之人不是主持军务的李靖、也不是主持朝廷事务的国舅长孙无忌,出人意料的是,召见的第一个人,是工部尚书崔敬。
一番君臣之礼、劝慰之言后,李二径直问道:“崔爱卿,大明宫修筑进度如何?”
“回皇上,从太上皇驾崩那天起,大明宫已经全面停工,业已完成总规划的四分之一,虽说耽搁了一些进度,不过合理安排一下,只要钱银到位,臣有信心,在期限内完工。”崔敬对自己负责的事务,还是很上心的。
普通百姓起个房子,也就三五个月,一些豪华的大宅子,二三年也有,而皇上修筑宫殿,那都是大手笔,倾全国之力,修筑了几年,仅是完成四分之一,可见规模之大,要求之精,而事实上,大明宫在修筑过程中几经波折,继继续续,最后也是历时三朝方筑成。
“不必了”李二摆摆手说:“大肆修筑宫殿,劳民伤财,本意是修筑供太上皇安养天年,现在太上皇已驾崩,又与吐蕃开战,正是用钱之际,再修就没这个必要,至少不应在这个时候修筑,崔爱卿,你安排一下,暂停修筑大明宫。”
工程的事,不是说停就停,如散置的材材要分类堆放、一些快要盖顶的宫房也需用要完顶,免得风吹日晒下倒塌,徒费钱银、还有一些不能长期保存材料,也得妥善处置等等,李二是明白人,倒没让崔敬马上停工。
“臣遵旨,皇上宅心仁厚,体恤百姓,这是万民之福。”崔敬虽说有些遗憾,不过还是遵旨从事。
修筑大明宫,崔敬不敢从中伸黑手,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只要不往把好处往自家拿,那就没事,可以利用工程大卖人情,笼络各种关系,借花敬佛,可以收获不少人情,抛开这方面不说,作为一个工部尚书,土建工程方面的人才,看到一个伟大的作品从自己手里诞生,这是名留青史的好事,从中能获得不少荣誉和加分,可惜,李二一声令下,这个工程只能说是腰斩,重新启动,又不知等到何年何日了。
特别是在国家征战时期。
李二叮嘱了几句,崔敬这才退下,安排停工事宜。
待崔敬退下后,李二刚想批改奏折,突然发现长孙皇后呆站在窗前,半天一动不动,好像发呆一般,换作平日,她早就像*添香一般,亲自给自己添水或收拾案几,今天怎么有些反常。
其实,最近二天,长孙皇后的脸色都有些不大对劲。
“观音婢,你没事吧?”李二走过去轻轻握着长孙皇后的手,轻声地问道。
“啊,皇上,臣妾.....”李二突然出现在眼前,长孙皇后好像还吓了一跳。
“怎么啦,皇后最近心绪不宁,还在为太上皇的事伤感吗?”
长孙皇后轻轻摇了摇头,有些不太自然地说:“回皇上,不是太上皇的事,而是,而是......”
没想到,长孙皇后竟然吞吞吐吐起来,李二一看更为焦急,二人婚后相濡以沫,无话不说,现在长孙皇后这般犹豫,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马上说道:“观音婢,有什么事,但说无妨,无论什么事,朕都会替你作主。”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