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熙怎么也得顺着他给出的方向走,不至于直接开打。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清廷和康熙容许他继续这么下去,台面下的争斗会连绵不绝,可只要地方不乱,他有信心见招拆招,甚至反将一军。时间是站在他这边的,时间拖得越长,对他越有利。
“四哥,你这一千六百人,朝廷没有万人,没有决死之心,恐怕是打不垮的,这……这简直就是一支雷霆之军啊!”
荒地另一侧还有个小的观礼台,台子上是李肆和萧胜梁得广等人。看着这两道阵线的热闹劲头,萧胜满脸通红,酷爱火器的他,已经看到了全新时代的战争。他一边嚷一边兴奋地拍着李肆的肩膀,直到李肆呲牙咧嘴地叫痛,这才清醒过来。
“四哥,昨晚……”
见李肆正艰辛地撑着腰,萧胜恍惚明白了什么,脸上笑意转到了另一个方向。
“闭嘴!”
李肆恼羞成怒,一肘顶在萧胜的肚子上,萧胜捧腹,跟梁得广对视一眼,不敢大笑,脸色都已快憋得发紫。
“好啦,别光说奉承话,说说其他的。”
李肆岔开话题,昨晚的事情不提也罢,总之……恩咳,他输了,输得还很离奇。
“是是,呵呵……嗯咳!四哥,直白说吧,你这就是操演而已,真要打仗,怕不是这般光景。”
萧胜也赶紧谈到了正事。
“吓吓他们而已,真要打当然不止这些家当,不过就火枪兵本身而言,你有什么看法?”
李肆径直问着,他这是就事论事,不去考虑萧胜的人心。
“这火枪兵还是有一些缺陷,比如硝烟升腾,指挥不便。还有一个致命缺陷,阵型太浅,若是训练不足,变阵不及,遇有马队,或者悍不畏死的步队,很容易全线崩溃。另外就是追击不力,还必须要选定合适的迎击战场,总之……是一个蓄势待发,后发制人的打法。”
萧胜对火枪兵的认识,还真是远胜于同时代的清军将领,这自然也得益于跟李肆的交流。
“火炮能弥补一些,但还有些细节没跟上,确实说不上完美。”
李肆坦率地承认,这些问题在之前作战里也早发现了。
说话间,火枪兵已经撤下了,接着是四辆马车上场,每车三马,车斗后还拖着一个两轮驾起的大家伙。大观礼蓬那又响起一阵惊呼,萧胜也抽了口凉气,火炮!个头虽然不算太大,却还是能称为将军炮了。
“这是十二斤炮,只有一千多斤重,如果朝廷来造,估计得三千斤以上。二十斤炮正在造,年内就该出来。”
李肆淡淡说着,萧胜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目光里是深深的忧虑。
不过片刻时间,火炮就到了位,每炮五六人操持,炮口朝北,咚咚的猛烈轰鸣撞入耳里。
瞧着极远之处,至少四五里外升腾而起的尘烟之柱,萧胜呼吸有些艰涩,而那大观礼蓬里,更是静寂无声。
“四哥,你……莫非真要造反?”
萧胜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
“到时你要来讨伐我吗?”
李肆像是开玩笑地问道,目光扫过去,梁得广瞪大眼睛,摇头摆手,不敢言语。
“四哥……不是就想着埋头求富贵吗?为什么……不不,我不相信四哥会反。”
萧胜像是在安慰自己,又像是在求证。
“我是这么想呢,如果朝廷愿意的话,我自然不会反。”
李肆轻笑。
“那……那当然好。”
萧胜不敢再问,可肚子里却说,朝廷会愿意?再一深想,为什么朝廷不愿意?
“若真有那一天,老萧啊,咱们兄弟一场,我可绝不会为难你。”
李肆看向萧胜,不管是眼神,还是语气,让萧胜又记起了很早以前,自己被李肆忽悠着去剿匪的情形。
“四哥……你何必这样对我,你要开口,我说不定会……会认真考虑的。”
萧胜咬牙说着,他一直不太明白,李肆跟他推心置腹,还不遗余力地送他前程,为何却总是不求他回报。此次来贺他喜事,李肆一点也不疑他,还是他自己空手而来,只带了梁得广,生怕李肆误会。之前种种事可都看得明白,谁能取得李肆的性命,绝对能得朝廷的重赏。
在萧胜看来,要是李肆能开口,要他一起对抗朝廷,他心中也好过一点,不管是答应还是拒绝,似乎自己都有了跟李肆对话的底气。
可偏偏李肆什么话也不说,总当他如局外人一般,让他越发难受。
“我为什么要开口?你又不是小孩了,做什么事,该怎么选,你该有自己的把握。”
李肆毫不在意地说着,姿态虽然高,却有他自己的小心思。萧胜当然是个难得的将才,早前也被他“调教”过,但本心终究还是那套“忠义”。要真被一两句话就忽悠过来了,自己还不放心,不如就这么由得他自己去思考。最后结果如何,也不在意。
在李肆心里,跟萧胜也真如兄弟一般,有那么一份情连着。他跟着梁得广等人,冒着舍却前程的风险救了严三娘,就足以看出他的赤诚。
“四哥你啊……”
萧胜摇着头,感慨无语。
“走吧,去见见你们四嫂。”
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李肆招呼着两人下了观礼台,那僵直的动作又引得萧胜梁得广一阵窃笑。
“收拾好脸面,否则至少有一个四嫂是不敢见你们的。”
李肆板着脸训斥道。
大观礼蓬下,杨琳的师爷一声长叹:“这李肆,已不可制……”
曲万声和李世邦对视一眼,心中都道,这不是废话么?难道你们还真心想着让咱们跟李肆硬干?除非朝廷下了铁心,将北方的兵拉过来,甚至把西安和京城的火器营拉来,否则怎么也没办法在军事上摁住李肆。
汤右曾的师爷也在叹气:“亏得他一心只求银货,真是朝廷的大幸。”
广州知府马尔泰一直没说话,刚才枪炮大作,他居然也保持着镇静,毫不慌乱,可脑袋上的帽缨却老在微微哆嗦着。直到袍袖被人扯了一下,才两眼圆瞪,左右扫视,连声道:“什么!?什么!?”
一个女声低低道:“爹爹,女儿决心已下,这恶贼必得除掉,否则朝廷和天下,总是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