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章 《黛玉葬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出戏就是工花旦唱的是《长生殿·鹊桥密誓》里演织女,算是一战成名,在一席之地唱了三年后背喜连成戏班,班主叶春善收为徒弟。

    虽然郑晶晶在专业上还是有些差距,毕竟舞台经验少,但是凭借这份天赋以及扮相,算是在小生站住脚了,也不必再唱第二出戏。

    有些东西,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戏曲,贪多嚼不烂,很多名角一生学很多戏,但是只专一两个角色,便可以算是大师了。

    出科再唱第二出,是一个很有风险的事情,尤其是连着,因为观众还没有从上一出戏中走出来,很容易先入为主。

    当熟悉的前奏想起来的时候,台下很多人都发出轻呼声。

    《红楼梦》所有剧种的配曲,几乎都相似,改也都是小改,而且这出大戏是所有人必学,穷极一生也要钻研的主要剧目,几乎是熟的不能再熟悉了。

    尤其是这一出,堪称戏曲中的重头经典戏。

    《黛玉葬花》让一些红学家提起来就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剧目,尤其是那首经典的《葬花吟》用各种戏曲独特的口音,尤其是吴越语系唱出来,更是无法言书的美妙。

    这出戏不管是在书里,还是戏里都是为两位主角的命运画上一个休止符,其中无限的爱恋,美好,贪慕都将以悲伤的方式休止。

    理想和现实的纠葛,让人绝望的缠恋,对命运的申诉以及不甘。

    缘定三生最后输给了金玉良缘的荒寥。

    都在林黛玉这样一样让人看着都恨不得捧在手心中疼惜的女子身上表现出来,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

    越剧的特殊风格很适合阐释这种剧目,其中以王耀的师叔,徐玉兰的《黛玉葬花》最为经典,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不过这出戏,重头是独角花旦的戏啊。

    郑晶晶不是小生吗?

    不过还不等疑惑发问,出场再次惊艳到了所有人。

    身着白兰衣裙,长及曳地,细腰以绣金云带约束,更显出不盈一握,发间点翠头面,两支点翠步摇镶金带玉在灯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随着脚步一步三摇,金钗点蓝熠熠生辉,映得面若芙蓉。

    妆容清淡,两湾似蹙非蹙罥(juan)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悲戚和一丝怨念。

    裙摆拖地莲步轻移宛如如柳扶风,怀中抱着一个盛满白花的竹篮,跟那张妆后显得极为病娇的脸色对比,显得那张脸越发的我见犹怜。

    竟然是林黛玉,所有人都震惊了。

    不但是因为从坤生到旦角转变的惊愕,更是因为这身装扮意外的契合原著中描写的林黛玉,尤其是服装方面,就好像是所有人幻想中林黛玉葬花那天应该穿的衣服。

    那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像是嫁衣,也更是丧服,因为在葬花的那一瞬间,她也将自己一同藏去。

    所以那一天应该是她最美的一天。

    这身装扮和妆容已经脱离戏曲艺术本身的那种烘托,有些极其写实了。

    但是众人无暇挑刺,全都沉浸在台上那尊玉人的娇美上。

    妆容是变了,不过应该只是上了白粉让脸色变得苍白一些,大体应该没有什么变化,就是画了林黛玉独特的细平眉。

    但是已经完全看不道上一出那个一身骄狂风流的才子形象。

    这变化,有点突兀的太自然了。

    场中有一个临时上的假柳树,其他就是背景投射的‘大观园’景色。

    纤雨值休辰,园游恣幽赏.回沼抱南轩,几窗爰净朗:

    环顾卉树森,浓绿弥众象.稀处现楼台,微风动帘幌。

    前奏以过半,似乎是配乐延长了,化身林黛玉的郑晶晶莲步轻移走到柳树边,素手去摸垂下的杨柳枝条,似乎想拽下一片绿叶,但是又因为无力,连柳叶都拽不下。

    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这个细微的表演确实刺痛了很多人。

    似摘,还是不忍摘?

    随后她抱着竹篮依旧没有开口,绕树一圈,绕到一半的时候身子一踉跄,身上扶住树干。

    观众也都被这一踉跄弄得心跳一滞,有几个比较年轻的男孩情不自禁的起身要冲上台扶人。

    一个细微的表演,郑晶晶凭借台步一个踉跄就让所有人了解了林黛玉此时的心情以及状态。

    绕树是在寻一个葬花之地,踉跄是介绍身体状况的柔弱。

    表演的成分太大,但是却并不让人出戏,梅先生先回过神,眼中放出异光,似乎想到些什么。

    似乎找到了一处心仪之处,郑晶晶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裙,露出一个凄美的笑容之后扶着树干缓缓坐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