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八章 活在梦里的民族(求订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百五十八章活在梦里的民族(求订阅~)

    在文物鉴定和考据界,启功先生是当之无愧大佬,所以徐守成帮忙来这边问一下老先生,有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能直接反驳高丽那边的言论。

    启功先生听后笑出了声“我想问问,他们出土的佛经,是不是印的是汉字?”

    徐守成也笑了“先生真是料事如神,连这个都猜到了。”

    “高丽在世宗之前就没有独立文字。”启功先生笑着摇摇头“你说连文字都是我们的,更别说印刷技术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总归要有证据。”徐守成笑道。

    “1050年左右沈括编写的《梦溪笔谈》中对于毕昇的印刷术有白纸黑字的记载,第十八卷‘技艺篇’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

    在用胶泥制成的毛坯上刻出反体单字,火烧令坚,这样便制作出了供排版用的泥活字。排版时则放置一个铁板,上面铺敷松脂腊和纸灰之类的混合物。然后以铁范作版框,内排泥活字,布满一框即为一版。

    持之用火来烤,待铁板上的药剂稍微熔化之时,便用平板按框面使泥活字平整。一般设两铁板,一版专门用于印刷,另一版则用来排字,交替使用,极为简便。

    印完之后,再用火烤铁板,药剂熔化时用手轻拂泥活字,便一一脱落下来。常用字则多达20多个,以备一版内有重复字的情况。如果遇到生僻字就随刻随用。为便于捡字,把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王耀开口解释道。

    徐守成诧异的看了眼王耀“你这也知道?”

    “元朝发明家王桢在《农书》总记载,有人别生巧技,以鐵爲印盔,界行內用稀瀝靑澆滿。

    冷定,取平火上,再行煨化,以燒熟。瓦字排於行內,作活字印板。

    爲其不便,又有以泥爲盔,界行内用薄泥將燒熟瓦字排之,再入窰內燒爲一段,亦可爲活字板。

    印之近世又鑄錫作字,以鐵條貫之,作行嵌於盔内,界行印書。但上項字樣難於使墨,率多印壞,所以不能久行。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爲行、雕板木爲字。用小細鋸鎪開,各作一字;

    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試大小、高低一同。然後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夾之。盔字旣滿,用木??先結切之,使堅牢、字皆不動。然後用墨刷印之。

    取自《农书》卷二十六农器图谱二十,他是1368年死的,比现在那个出土文物早了9年呢。”王耀又笑道。

    “行啊。我以为你就看一些文学书呢。”大先生笑着拍了拍王耀的头“后期还有《少室山房笔丛》,《龙江梦余录》基本杂学书,都有这方面的记载,他们高丽也有吗?”

    “当然没有记载,他们连自己的历史都搞不清楚。”王耀轻嗤道“不过还是得拿出点真东西。”

    “你有事儿吗?”启功先生看向王耀。

    “我?在写本子,要忙着新剧了,还得去张导那边。”王耀愣了下。

    “这是国家大事。”启功先生笑道。

    “我又不是专业研究这个的。”王耀抓了抓头“我去了干嘛?”

    “你代替我去一趟,这些年,其实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咱们国家很薄弱,毕竟对方有出土的实物,你小子脑子活络,一定能想出办法。”启功先生笑道。

    “先生,我就算活络,也变出了一个宋朝的活字印刷的实物吧。”王耀哑然失笑。

    “只需要辩倒对方就可以了。”启功先生看向徐守成笑道“而且,谁让你会高丽语呢,对吧。”

    徐守成笑了笑“先生说的没错,高丽这个发明权根本立不住脚,但是毕竟是出土了这个实物,老百姓相信眼见为实,所以他们在这点占便宜,但是咱们也要拿出相抗争的证据,其实谁发明的,不是关键,重点在于,这个事情的衍生效果。”

    “什么意思?”王耀一怔。

    “你该补一补政治知识了。”大先生笑了笑“四大发明多大的帽子啊,要是真的有一项是他么高丽的发明的,他们不得高兴的飞起来?高丽那个国家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想证明自己跟华夏没有关系,他们的文化都是独立的,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怎么可能,白痴吗?”王耀嘴角抽搐了一下“别说他们,就俩东瀛都得承认自己的文化受到华夏文化影响,他们一个附庸国凭什么?最大的五个姓氏里面有两个是跟着华夏的赐姓,一个是跟着唐朝的李姓,一个是跟着元朝的朴姓,他们是怎么想到自己的文化是独立发展的?而且那个出土文物上出现的不是汉字吗?连文字都证明不了。”

    “这个你就不懂了,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人们都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的,但是有些民族有脑子,有些民族没有脑子。”徐守成笑道“很不巧,高丽就是这个没脑子的民族。”

    “活在梦里的民族。”胡从无也轻笑道。

    “要是联合国承认了他们的申遗,那我以后要是出名了一定黑他们一把。”王耀嘀咕道。

    “行了,收拾收拾行李,咱们遛弯去。”徐守成笑道。

    “等等,咱们得准备点东西。”王耀想了想,写了一些材料的名字递给徐守成“徐大哥帮我把这些东西准备出来。”

    “这是什么?看着像是材料。”徐守成疑惑的说道。

    “估计是坐活字印刷的东西。”启功先生笑道。

    “没错,我现场给他们烧制一个,然后用事实说话。”王耀笑了笑。

    “对了,66年他们对雕版印刷也有念头,这次你可能会遇到,我给你补补课。”启功先生想起什么“66年他们发现了一套雕版印刷品,里面的几个汉字是只有武则天在位时间使用的,所以他们提出,雕版印刷是他们发明的,实物应该在750年前后,比咱们国家出土的最早的雕版印刷产品868年,王玠的《金刚经》早了一百多年,但是这部书的印刷规范完全符合武则天时期的模式和方法。”

    “真是活在梦里啊,眼看着文字和规格都是唐朝有的雕版印刷规格,他们还说是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