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惊讶了。
虽然三人不过只是一怔,但是,王奉光仍然看在了眼中,不由就翻了一个白眼。
——他好歹也是关内侯!
——他好歹是住在离长安也没有多远的长陵邑!
——虽然他的确喜欢混迹市井,但是,他们真以为他对经术一无所知啊!
无论如何,事情总算是揭过了。
王奉光领着伎者进门,杜佗带来的那两棵大树也被奴搬到中庭。
又过了一刻,北堂总算是整理出来了,刘病已便将三人入北堂,随即又奴婢奉上酒食。
王奉光举卮饮了一口,才对刘病已道:“曾孙户下无奴婢?”
刘病已也不隐瞒,指着仍在上食的婢女道:“此即张令赠我者。”
王奉光挑了挑眉,随即却是笑道:“既是如此,我亦赠二人。”
刘病已连忙摆手:“不敢辞,却不敢受!家赀有限……”他不能不实话实说,否则,王奉光只会当客套。
王奉光一怔,没有再坚持,只是点了点头,随即对刘病已道:“伎者已备,歌舞助兴,君欲闻何音?”
刘病已还在想,张彭祖已经拍案言道:“不用雅乐!”杜佗没有说话,却是不停地点头。
两人都是宦家公子,雅乐听得实在是不想再听了。
刘病已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不过,既然那两位好友都这样说了,他自然是从善如流,便对王奉光道:“彭祖之言正是。王君以为如何?”
——他是担心王奉光在饮食上有什么讲究,那就是他们失礼了。
王奉光却是不在意,摆手道:“客随主便。”
伎者皆立于堂下,倒是将堂上诸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毕竟,为了听乐观舞,食案都设在靠近堂门的位置上。
见王奉光示意他们作乐,伎者行了礼便作乐府之音了。
虽然是乐府之音,但是,毕竟乐府之人多是出自民间,所作之音不似雅乐一般中正平和,仍带着市井俚音的轻快,多为民间所喜。
——真正的市井之音,这些伎者也不是不会,但是,他们也知道堂上除了自家主人之外,还有二千石高官的子弟,若是真的作靡靡之音,实在是多有不妥……
乐声轻快,歌声曼妙,即使是杜佗也十分惊讶,不能不赞一声“妙!”
张家家风尚俭,并没有如其它高官之家一般蓄养歌舞乐伎,张贺家自然也是没有的,因此,张彭祖与刘病已倒是无从比较,只是觉得好听而已。
不多一会儿,各色食肴陆续呈上诸人的食案,四人便不再言语,一边听着歌乐,一边用餐。
等用过餐,张彭祖带的苍头中一个便来禀报,宅中已全部收拾妥当了。刘病已便领着王奉光、张彭祖、杜佗等人一块儿在宅中各处看看。
宅子不大,没一会儿就逛了,回到北堂前,四人再次看到那两棵“乔木”。
王奉光与张彭祖都是忍俊不禁,再度惹来杜佗的瞪视,刘病已却是有些发愁了——怎么处理啊?!
“就种在堂前。”王奉光出了一个主意。
毕竟是当了多年家主的人,再好玩也是通世故的。
“居必有木。”这一次,王奉光正色言道,“杜君此礼甚中。”
这一句话让杜佗终于平了心气,笑弯了眉眼。
刘病已也想了好一会儿了,倒是真的是只有堂前最合适了,便一并劳烦张家的奴婢挖了坑,将乔木种下去。之后,刘病已又有些担心:“皆云树挪死……”
——不知道能不能活啊……
王奉光点了点头——这种“乔木”移栽的话,的确不容易活。
不过,这也就是取个兆头。王奉光笑道:“若不活,便让杜君再赠君两株幼苗!”
杜佗白了他一眼,却还是点了头。
刘病不由失笑,却还是道:“如此即有劳杜君矣……”
杜佗没好气应了一声。王奉光与张彭祖却偷笑不止。
说话过了,刘病已正要请三人重新登堂,稍歇片刻,就瞥见有人在前院向北堂张望,他定神看了一下,发现是王奉光的从人,便提醒了王奉光一声。
王奉光看了一眼,本来还不以为然,随即便脸色大变,立刻走了过去,主从二人说了几句话,王奉光便脸色难看地过来,向刘病已告罪离开。
刘病已没有多问,只是客客气气地将王奉光送出门,王奉光没有乘车,而是翻身上了马,与刘病已说了一声,便急忙离开,显然是家中出了变故。
刘病已在门前站了一会儿,有些为王奉光担心,但是,也无可奈何,因此,他定了定神,便转身准备回去了,却忽然听到一个惊喜的声音:“曾孙!”
刘病已听着耳熟,下意识地回头,却是被吓了一跳,两脚一绊,直接摔了一个跟头。
(猜猜是谁?还是没有奖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