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对东山更是不离不弃、一片情真。这孩子又偏偏生得一副好心肠,看到别人有了困难,那是一定都会帮上一把的。她为了帮别人耽搁了回家,也是为了做好事,她也不能说她什么。
再说,她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儿媳妇,就是因为她心眼好。对东山好,对三个孩子好,对她这个婆婆好,对家里其他人都不错,这么好的儿媳妇儿,上哪儿找去?她要不是生得这样一副性子,前一阵子家里那么多事,早就弄得不可开交了。而且儿子的腿,也是她治好的。
想起这事儿,马氏的心就化了,要说儿媳的话早就不知道忘哪儿去了。这些日子,东山的情况一日比一日好转,本以为东山这辈子都没了指望,谁知她还真就有办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东山的腿就恢复到这个程度,着实惊人。
还记得,当刘东山第一次抛下拐杖,从自个儿的房里走到厨房,喊她一声娘的时候,马氏张大着的嘴巴半天都忘记合拢。
半夏跟在他的后面,张开着双手,小心注意着他的情况,当心他会摔倒。那一刻,马氏由心觉得刘家上辈子真是做了大善事,以至于会有半夏这样的好媳妇儿。
刘东山能走路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村里,刘家又再一次热闹起来,许多人都来看望刘东山,抓着她的手说她家的东山真是娶了一个好媳妇儿。
半夏这孩子心思简单,对人很真诚,拿谁都当一家人。刚嫁过来那段日子性子有些闷,老是一个人呆着不爱说话,那个时候她看到这样闷桩一样的儿媳妇儿,就看不顺眼,好像谁欠了她银子似的。她也不希望东山娶回这么一个儿媳妇儿,所以对她诸多留难。
果然哪,还是古人的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只有相处久了,才晓得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半夏现在就像她的亲闺女一样,越看东山这个媳妇儿,就越是贴心。对人那真是没话说,为人处事她也看着舒服,唯一的就是这丫头总有点任性。
她这任性,倒不是其他姑娘家的那些个使小性子,发脾气。她明明很懂事,却总还是会做出一些让别人挂心的事情。就说上次去边城是这样,这次到镇上办年货也是这样,太由着性子来了,也不考虑考虑后果。
不过,似乎她那个傻儿子,就喜欢她这股任性劲儿!
马氏看李半夏眼圈旁边是黑的,脸上也满是困意,知道她一定是累了。昨晚本就睡得晚,又清早赶了几个时辰的路,身子就是铁打的,也觉着累得慌了。
“饭都炖在锅里,吃完后你上床睡一会儿,这眼圈黑得就跟一黑猫似的。好好睡一觉,等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再让东山去喊你。”
李半夏听到马氏关心的话语,脸上扬起一抹温暖的笑。娘对她,真的很好呢。
看到放在门边的猪食盆,又看看外边草棚里的猪食锅,猪食锅已经空了,很显然,猪食已经吃完了。
娘每三天都要煮一次猪食,家里有两头猪,吃猪食都很厉害。煮一锅猪食,配上在山上打回来的猪草,也只能管猪吃三天。而今天,又是要煮猪食的日子。现在正处年边,娘要忙着打豆腐,又要做玉米粑,还要将家里的糯米粉给碓出来,正月里就可以做大圆子吃。
这么多事挤在一块儿,娘肯定忙不过来。他们都在忙,而她在睡觉,李半夏可不答应。
“娘,我这一点儿都不困,你一会儿要煮猪食吧,我来煮。”
“这孩子,叫你歇着就歇着,真要做睡起来再做也一样。再说,就这么点大的事,娘一个人就行了。再说,甜甜还能帮伸一把手呢。”
“对了,甜甜呢?”回来这么久都还没看见那孩子。
“昨儿换了几件衣裳,让她到河里洗衣裳去了~~”
“这么冷的天,河水冷得刺骨……娘,这些事以后还是让我做吧。”
“行了,你也别尽惯着她,丫头都这么大了,也要让她多做点事儿,否则以后到了婆家,可就不得婆婆喜欢了。”
这些话李半夏常常在马氏的嘴里听到,不只是马氏,还在其她许多妇人嘴中听到过。她们也确实是这样想的,闺女只有在家会做事,人勤快,以后到了婆家婆婆才会喜欢。没有哪个婆婆,会喜欢懒媳妇儿。
李半夏笑着接过话头子道:“怎么会,像我家甜甜这样乖又能干的姑娘,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她婆婆怎么可能会不喜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