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记忆中的孙狸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扎双马尾,丹凤眼,看上去总是有点高傲与不近人情。
孙狸的母亲周女士就是泉源父亲为泉源请来的心理医生。
泉源亲眼目睹母亲死亡的不幸悲剧后,精神遭到重创,很长一段时间浑浑噩噩夜不能眠。只要一睡着就会做母亲浑身鲜血淋漓的噩梦,稍微有点响动就会控制不住大声尖叫,大多数时候则是抱着膝盖一个人蜷缩在角落。
当时有很多精神科的医生建议泉源的父亲把泉源送到精神疗养院去,专业的设施与医护人员说不定会使泉源有所好转。
但陈毓清怎么舍得把年幼的女儿送到那种地方去?
陈毓清又四处打听,多方求助,终于为女儿请来一位一直在国外进修,最近回国来的心理医生。
这个人就是孙狸的母亲周霞。
周霞是个十分有医德又认真负责的好医生。她驳回了当时好几个同僚建议的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认为那样对于幼小的泉源来说身体负担太大。她废寝忘食地陪伴在全员身边,细致入微地观察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终于渐渐地把泉源从那个血色的午后拉了回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泉源是十分依赖周霞的。
她把周霞带入了母亲的角色里,无论周霞到哪里去她都亦步亦趋地跟着周霞。这样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泉源才重新学会慢慢独立。
从必须要周霞日夜守护到一周只要花费两个下午谈话治疗……期间断断续续地消耗了近乎两年的时间。
期间泉源的病情因为种种原因反复过几次,每一次都是在周霞的帮助下渡过难关。
不可否认,泉源对于自己的心理医生感情十分丰厚。
甚至到了让周霞感到担心的地步。
她最初选择用“替身母亲”这样的方法让泉源走过那段噩梦是因为迫不得已,大概是因为泉源母亲在怀孕时服用了太多镇定类药物,泉源本身对这些药物有很大的抗药性。药物如果要在她身上起效,用量就会达到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程度。这样会损伤她尚未发育完全的身体。
因此,周霞才不得不采用这种冒险的方式。
但是到后来,她却发现自己似乎也无法抽离母亲的角色了。
周霞原本是为了陪伴自己逐渐长大的女儿才回国来的。
结果她满腔的母爱全部都被倾洒到了泉源的身上。
心理治疗师必须时刻保持冷静,所以不能对自己的患者存有太过私人的感情。周霞因为在国外待了多年,回国时她自己的女儿对她这个常年不在家的母亲十分排斥,出于一种近乡情怯的心理,周霞也把母女关系转嫁到了泉源身上。
这当然是不对的。
周霞也发现自己就像是泉源的催眠香,只要自己在她身边她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坚强独立。所以周霞在跟泉源的父亲陈毓清讨论之后决定慢慢减少泉源的看诊次数,帮助泉源戒掉周霞这个“毒药”。
她同时还介绍了自己的同门师弟给陈毓清,预备等自己完全淡出之后由师弟来接手这个小病患。
当年的泉源当然并不清楚这是自己治疗方案中的一环,也不知道那个总是端茶送水做记录的助手哥哥是周霞为她安排的新医生,她只知道自己非常喜爱与依赖的周阿姨似乎在疏远自己。
泉源是格外敏感的。
在她母亲的悲剧发生之前,由于陈毓清妻子对她的恶意,她养成了察言观色的习惯。再加上母亲是由于她当时说错了话才受到刺激自杀,所以她一直都觉得一切都是她自己不够好的错。
她喜爱周霞,想要做一个周霞也喜爱的好孩子,所以她虽然很渴望黏在周霞身边享受那份偷来的母爱,却还是忍耐着学习做一个“独立自强”的好小孩。
她不再遇到什么事情都跟周霞说,也总是在周霞为她做测试时撒谎欺骗,她装作自己一切都很好的样子不再敢对周霞敞开心扉。
只要把那个软弱的自己藏起来,周霞阿姨就还会喜欢我——泉源是这样以为的。
而对于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周霞与周霞师弟来说,泉源的行为虽然在意料之中,但也让他们忧心不已。
泉源的“戒毒”是失败的。
她无法认为是因为在慢慢好起来所以可以慢慢减少看诊次数,而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令人失望所以才被自己的治疗师抛弃。
这样的话她的病情很可能会复发!
由于她的抗药性体质,病情一旦再次复发就有可能再也无法控制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