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师从拉尔出发后,次日临晨3时部队在途中休息了4个小时。7时,部队用完早餐,第2坦克团一个营在前面开路,中军是两支摩托化团及各部,包括后勤部队,最后是一支坦克营殿后。部队浩浩荡荡向东挺进,公路上形成了长长的烟雾飘带,如果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中军中,一辆军用吉普车上,师长马乾祖、参谋长赵曼雄心情很好。“师长,蒋团长很机敏,日后定是一位将才。我们从拉尔出发,苏军骑兵尾随了一段距离,但是没有阻挠,说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再过10个小时,我们就进入国境,老毛子只好眼睁睁看着我们离去,看来咱们的运气不错。”
“师长,根据国防部来电分析,中苏之间在外蒙的军事冲突恐怕要升级,我们回国后有可能征调外蒙,如果于苏军作战,我这心里感觉别扭。”“是呀!我也有这种感觉,昨天还是朋友转眼成为敌人。我们是军人,无法左右局势。不过老毛子三番五次打外蒙的主意,甚至不惜动用武力,确实欺人太甚。你我是军人,服从命令乃天职。”
二人正在闲谈之时,哪里想到苏俄南方面军伊万上将,率领两支机械化步兵师,一支重炮团,一支坦克旅,率先一步埋伏在阿拉山口。苏军先头部队,消灭了一支边境巡逻分队,迅速控制了阿拉山口大约30公里的区域,布下了口袋阵。斯大林要求伊万上将,务必在中国境内动手,避免遭到世界各国的谴责。
阿拉山口为西北、东南走向,绵绵延延90公里,是新疆连接西部的北线通道。新疆的阿拉山口,有一个充满诗意的说法:这是上天在用天山山脉围住准葛尔盆地时留下的遗憾,该山口有一个恐怖的名字“黑风口”绵延千里的天山山脉,呵护着这条通往域外的坦荡通道,但是上天为这条通道留下了大自然的壁垒。
阿拉山口之所以著名,原因是北疆重要的丝绸之路。历史的渊源不去探究,首先是因为自然造物领域显示出的伟岸,位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一条宽约20公里、长90里的山间峡谷,犹如一条长廊。景色美诗情画意并不代表现实的残酷。真实的阿拉山口,是一个生态环境恶劣的所在。
根据历年观测记载:一年365天,阿拉山口的大风天气能达到165天,而其中不乏极端风暴天气,瞬时极大风速可达每秒55米。古老的驿道两旁,很多树木朝一个方向弯曲生长,这就是常年风吹的体现。当地有一个谚语道: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鸟都飞不了。五级六级不算风,七级八级是小风,十八级大风也普通。闻之色变的黑风口,果然名不虚传。
7月份是阿拉山口最“平静”的月份,但通常风的级别也在3、4级。206师是黄昏到达阿拉山口,师长马乾祖命令部队抓紧吃饭,利用夜晚风小的契机快速通过阿拉山口。马乾祖没有想到,苏军已经布好口袋阵,就等着206师进来了。天黑前部队启程进入山口,果然山口内3、4级的风儿劲吹。好在是顺风,部队前行干扰不大。
苏军的口袋阵位于艾比湖西侧大约10公里的区域,大约9时,在左侧苏军指挥部内,指挥官伊万上将注视着地图,表情格外凝重。“报告将军,206师进入伏击圈!”“命令独立坦克1团、摩托化步兵135团,封锁西部出口,命令重炮团进入战斗准备!两翼部队准备出击,独立坦克2、3团正面拦截。”伊万口述命令,表情格外昂奋。半个小时后,伊万上将下达攻击命令。
此时,师长马乾祖和参谋长赵曼雄,坐在颠簸的吉普车上昏昏欲睡,突然猛烈的炮弹落到中军,部队顿时乱成一团。马乾祖和参谋长急忙跳下车隐蔽。看到部队四散奔逃、密集的炸弹不断的轰炸。师长马乾祖醒悟道:“我们上当了,苏军是有意麻痹我们,并在阿拉山口设下埋伏。立即命令部队就地抵抗,立即向国内发报。”
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