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票号,在大清朝所属的县一级行政区域内,几乎都能找的到。而这家开在漠河的晋商票号,同样也是漠河城最大的票号,接受存取银两的业务。
这年头,携带现银做生意,无疑很容易招贼惦记。可携带银票行商,则显得相对方便,也不那么引人注意。那么票号,也顺应这种潮流而诞生。
眼前这家票号里面,就坐着不少前来存取银两的客人。对于刘兴华跟葛依乎的进门,票号里等待的客商,也就稍稍瞄了一眼,并没有人过来攀交一番。
而票号里的伙计,则很热情上前道:“两位客官,请问有什么能效劳的?两位是存银还是取银?现在店里人稍多,可能需要客客稍待片刻。”
打开门做生意,笑脸迎人自然是最重要。那怕这家票号,在漠河名气很大。可对于进店的客人,这些伙计都表现的非常客气,并没因为两人衣着而小瞧人。
没等刘兴华开口,葛依乎就笑着道:“我们过来取银子!”
听到是来取银的,伙计也将两人领到一个位子前,给两人端来茶水。又客气了两句,才去招待下一位进店办业务的客人。
等坐在刘兴华前面的客人,办理完了自己的业务,在伙计的恭送下离开。伙计也领着刘兴华,来到票号柜台前办理取银手续。
看着刘兴华递来的银票,柜台里的帐房,瞄了他们一眼,稍显多嘴的问了一句道:“这位客官,这三百两银子,全部提走吗?”
刘兴华不明白,对方为何多此一问,却也点头道:“不错,全取了!”
帐房见刘兴华执意全取,也没多说什么,很快替其办理了兑取手续。没多久,里面取银的伙计,就端着两大盘五两一锭的银子,递给待在柜台外的刘兴华手里。
这个时候,刘兴华才明白,为何帐房先前会多此一问。原因很简单,三百两银子,换成五两一锭的银子,也有六十锭三十斤,提在手里确实很显眼。
先前他也看到,有人进来取银子时,都是带着上锁的箱子来。象他们这样,空着手取三百两银子,确实有点太扎银。那怕票号,递了个黑布包,同样非常显眼。
银子放在票号里,没人敢打它的主意。可银子要是被取出来被人盯上,等出了城,那么后果就不难预料。这也是为何,那位票号帐房会多嘴问一句的原因。
只可惜,他们是开票号的,只要负责兑换存储银两即可。至于客人取走银子,在外面遇到什么事,那不属于他们票号管辖范围。总之,他们是只认票据,不认人。
刚走出票号没多久,刘兴华就感觉被人盯上了,小心的打量了一番,却又没发现什么行迹可疑之人。
至于负责拎包的葛依乎,则满脸紧张,眼神一直盯着手中的包裹。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包里装着三百两银子一样。
想到这年头,劫匪满地走,刘兴华不由握了握插在腰间的手枪。搞不好,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实战,就将不期而至。
虽然他不想杀人,可也清楚,这年头你不杀人,就只有被人杀!
拍了拍葛依乎,让他稍稍挺直腰杆走路。刘兴华觉得,还是有必要先在城里转转。至少要确认,他的感觉是不是对的。只有确认跟踪者,才能提早做准备。
想到先前在街上看到的酒铺,刘兴华很快道:“葛老弟,这城里什么酒最好?这过年,没酒喝应该不尽兴吧?要不我们去买几坛酒,等下一起带回去?”
听到刘兴华要买酒,葛依乎立刻喜上眉头。象他们这样的猎户,酒是种很奢侈的东西。如果要喝好酒,那价格更是他们所承担不起的。
清楚村里男人,其实都好喝一口。可这年头,粮食贵且不说,这粮食酿的酒就更加贵。一般他们实在嘴馋,也只有打到猎进城卖了钱,到酒馆小饮两杯过过瘾。
象刘兴华这样,一说买酒就买几坛,葛依乎还真没经历过。想到手里有了三百两银子,确实不差几坛好酒钱。立刻就说出,他自认漠河最好的酒。
‘刘大哥,这漠河的好酒,当属单家酿的高粱酒三十里红。只是那酒有点贵,寻常人也只有去酒馆小喝几杯。要不,我们去看看?’
单家?高粱酒?三十里红?
这几个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