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选。其一,乃是曹操,曹孟德!”
“哦?曹操!?”马纵横听了,不由惊异地喊了一声,并很快脸上露出几分好奇之色。诸葛亮望了望马纵横,却见他除了惊异之色外,并没有任何妒忌之色,心里稍安,紧接答道:“曹操有经天纬地之才,韬略智谋,军务内政皆为上乘!加上他眼光宏大,并又有颍川以及中原各大世家相助,在当年来看,确是最为合适不过的君主。那时他却也尚未显露出他的野望,亮却也想引他如正途,使他成为治国之贤臣,而非乱世之枭雄。
不过亮当年尚且年少气盛,心里认为只要曹孟德愿意器重于亮,亮便能够在十年之内,助他扫荡天下,一统山河。或许正因这一时的傲气,最终坏了事。”
诸葛亮顿了顿,见马纵横仔细在听,旋即又道:“话说当年亮假名修书,并求得一好友相助,托关系将信件转交曹孟德。殊不知曹孟德之后回书一封,信中虽不乏有称赞亮之才的言辞,但隐隐却又有嗤笑亮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虽然曹孟德当时愿在其麾下给亮留出一个位置,但亮却又嫌曹孟德不识亮所怀之才,遂断了去曹孟德麾下的念头。”
“原来如此。只不过曹孟德此人爱才,并且对于出自世家的才子尤为器重。就算当年孔明你尚未得到卧龙之名,只需亮出诸葛家的名号,先博得曹孟德的看重,说不定会是截然不同的结果。”马纵横听得是心惊胆跳,暗想诸葛亮若是当年真的先投靠了曹操,那后果恐怕是不堪设想。所幸曹操一时的疏忽,错过了这旷世奇才,若是他日后得知当年那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卧龙’肯定会悔得肠子都青了。
“这或许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再说亮用假名,本就有试探之心。”诸葛亮对此倒是十分淡然,毕竟以他的脾性,若是当初他真的投靠了曹操,或许他今日会成为第二个荀彧却也不一定。
在此,或许有人会认为诸葛亮对于曹操太过于偏见。毕竟曹操是有野望,但马纵横却也不见得比曹操好到哪里去。其实这在本质上有着天壤地别的区别。
首先,之后的曹操,挟天下而令诸侯,假借天子之名来扩张势力,并且更有一种‘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态势。而马纵横却与曹操不同,他的势力却都是依仗着自己与其麾下文武的努力而得到的,而见到马纵横后,诸葛亮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马纵横那可愿为苍生牺牲一切,背负骂名的决意。由此可见,马纵横要比得曹操真率许多。
再说,却又看看马纵横以及曹操对他的态度。马纵横早年前便是苦诚相求,甚至不顾伤势在卧龙山庄待了好长一段时间,大有不见到他便不肯离去的势头,最后还是因为兖州局势不稳,不得不离去。可就算如此,马纵横还是不肯死心,临走前还是诚心能够相见。而他诸葛亮当时却是无情拒绝。但到了今日,马纵横见到他后,依然怀有恳诚,并且马纵横还以震烁古今,纵数千年后亦无人能及来形容他的才能。如此评价,却看古今,无人敢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用到,可马纵横却一副信心倍足地说了出来。
而其实,早在那一刻,诸葛亮的心便有所动摇了。
毕竟士为知己者死,马纵横对诸葛亮的态度,若是换了任何一个人,定然不惜为其死上千遍万遍!!
脑念电转后,诸葛亮不由笑了笑,忽然觉得自己无比的庆幸,并叹上苍对他不薄,等了如此多年,终究还是遇得了明君。
其实,诸葛亮当时早已准备了言辞来反驳马纵横,但却又有一些于心不忍,并且期待。
毕竟想当初,姜子牙直到七旬有二,才等得姬昌愿者上吊,并最终助得姬昌推翻了商纣。诸葛亮很清楚,投主不能急于一时,时机才是更重要的。当然诸葛亮却也明白,姜子牙其实等的却也并非仅仅姬昌,同时他还在等商纣失去民心,天怒人怨,此时贤主若现,自能纠集天下俊才,齐心合力,以仁义讨伐商纣,故为仁者无敌!
而诸葛亮却也很清楚,其实眼下时机以至,天子驾崩,奸臣乱道,战祸横生,生灵涂炭!这时正需一个心怀天下苍生的君主,扫荡九州,一统河山,还以太平于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