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 夫人来兰溪(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只顾划船,除了几处提醒“大家低头”,鲜有开口。

    而王浩来自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好的广西,桂林,

    柳州以及老家到处都有石灰岩山区,山里不知道有多少溶洞,地下暗河也是数不胜数。小霞来广西几年,跟随王浩去过桂林,柳州,看过天下最完美的溶洞风景。因此,面对眼前平淡无奇的地下长河,的确难以激起来自广西的四个人的兴趣。虽然说这条暗河号称天下第一长河,但人工挖凿痕迹太多,水浅平缓,并且水底全部用水泥浇平,一眼就看到水底平坦的水泥地,失去了溶洞暗河原本独特惊人的形态,没有令人惊恐猎奇之感。

    行船终于到了终点,但洞内行程还有三分之一,必须徒步前行。六人下船,小罗在前带路,朝山洞里继续前行,只是越往里走,就越感到胸闷,洞穴里一股特殊的焦灼味越来越重。王浩知道这是洞里空气稀少引起的,他就问小罗:“小罗,这个山洞里面有没有出口?”

    小罗说:“没有,一会我们还要原路往回走。”

    王浩说:“难怪这里面这么闷,这么深的洞,这里面空气肯定少。”

    小罗说:“听说里面有一个通天洞,只是现在还没有开发,说不定以后会开发,到时候就可以一头进,另一头出了,空气也会流通,不会这么闷人。”

    六个人终于走到洞穴最里面,这里是全洞石笋和溶岩最集中和相对好看之处,但也有人工筑建痕迹,不像广西溶洞里全部是自然景观。驻足观看一会,感觉胸闷更甚,景观又平淡无奇,大家就沿着来路往回走。途中,偶尔有一两个小景观,大家驻足观赏一下,然后继续往洞口走。

    走了将近二十分钟,六个人终于走出洞口,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大家都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将胸中闷浊之气呼了出去。

    小廖这时说:“***,这种洞也敢号称天下第一长河,在我们老家,随便找一个山洞都要比它好!”

    小霞轻声笑着说:“你那是广西,人家这里是浙江,因为这里罕见溶洞,这就是物以稀为贵了!”

    叶玉听这几个广西客人如此评价“地下长河”,心想也许他们那地方真的山多洞多,自己虽然没去过,但闻名天下的桂林小学课本就有,知道那里奇峰秀水,溶洞里千姿百态,既然山洞不好看,那就带他们上山看栖真寺,去抽签碰运气。想到这,叶玉还是轻盈地笑着说:“看来我们兰溪引以为荣的地下长河打动不了尊贵的广西朋友,那我带大家到千年古寺栖真寺烧香拜佛,顺便抽签看看大家运气如何!”

    王浩内心特别诚信佛教,以前出差到外地,逢庙必拜,他相信菩萨会显灵,他也相信善恶各有不同的因果回报。因此,他第一个赞成叶玉上真栖寺烧香去。

    叶玉和小罗带着大家离开地下长河,回到村里。再朝东北方向穿过村庄,来到一条小溪旁,走过石拱桥,沿着弯弯曲曲上山小路,走了半小时,来到一个山岰。只见山岰方圆不大,古树参天,幽静偏僻,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只是山岰顶端只有几间低矮的寺庙,没有别处名刹古寺那般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僧侣云集,香火旺盛罢了!听小罗和叶玉介绍说,栖真寺从前曾经也是一个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的寺庙,特别是此寺藏经楼珍藏着清朝初年全国仅刻印三部的《大藏经》梵箧本6667卷,使之与另外两家藏有此经的镇江超岸寺,南通广教寺齐名当时国内佛界。只是到了六十年代后期,红卫兵一把火,将曾经誉满宇内的栖真寺烧的只剩下这两三间僧侣栖息

    之寺院,藏经楼也变成灰烬。令人欣慰的是,那部《大藏经》6667卷却完好无损,听说是当年众僧侣冒死抢救出来的,后来这部经书由杭州的灵隐寺珍藏。

    六个人走到山岰口,就看见山岰口中间谷地上长着一棵老态龙钟的古樟树,古计有上千年树龄。古樟树长的就像山字,只是,树枝尾光秃秃的,只在下半部长着一些翠绿的叶子,让人知道它还活着!还没见到寺院,就先看到这棵棝残的樟树,让人一眼就感觉到这千年古刹也已风烛残年,衰败破落。

    沿着右边一条小径,向古寺走去。右边道旁,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枫树和樟树,初冬时节,火红火红的枫叶或挂在枝头,或飘落地下,给古寺带来一点色彩和希望。

    大家来到古寺门前,以前那金碧辉煌的山门已不复存在。只有门前那一方池水,上面一块石牌写着:天池泉,其实它也是放生池。池水来自山间水脉,水不大,却千年源源不断,它曾经养育着众多德高望重的僧侣,见证过千年古寺的兴盛与衰败。

    叶玉带大家在古寺旧址上慢慢观看,面对劫后的古寺,大家心情沉重,压抑和愤概充满心里。来到当年珍藏《大藏经》的藏经楼,只见残垣断壁,灰飞烟友,几柱当年支撑楼阁的粗大木柱的石盘,还在原地孤寂地沉睡。

    nbsp;古寺遗址上,小飞来峰,三苏墓,佛塔等遗迹还依旧可见。看到这些遗迹,让人唏嘘不已!

    在幸存下来的两间小屋里,有一个穿着灰色出家人衣服的女居士,正坐在一坐佛像前,左手揖在胸前,右手拿着小木槌,不停敲打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一副与世无争,不食人间烟火的方外之人模样。

    另外一间房屋,看起来应该是斋堂,王浩看到有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女,正坐在一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桌上摆放着五六盘刚烧好的素菜,另一个老妪则在灶台上炒菜。

    这时,小罗告诉大家:“这些人都是附近村上的,他们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他们常常结伴来此寺院吃斋,凑些香火钱。我老妈也常来,有时在寺院里住上几天不回家。”

    王浩心中感触颇深,他想起那年在厂里供应科时,跟厂车去四川眉县拉设备,途经乐山市,特意去观看乐山大佛。记得当时在乐山大佛背靠的凌云山栖鸾峰上,看到众多庙宇。当时感觉这些庙宇建在山峰顶上,面对着滚滚东流,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水流湍急的青衣江汇合之处

    ,心中涌起无限向往!甚至想等退休之后上此山出家入佛门,每天可以静心向佛,朝看日出,暮观日落。

    佛门静地,青灯度生,这种清苦修身,不是人人能做到的。王浩面对繁杂人世,常有遁入空门之想,只是,他的尘缘未了,还无法舍弃人世间的利欲情场。

    王浩真想与那几个佛教徒一起坐下来,吃上一顿素斋,只是身旁另有同伴,只能作罢。

    临走前,大家又来到女居士念经敲木鱼的寺院,买来香火,跪拜菩萨。然后跪拜求签,各取一签。

    王浩求了一支下下签,王浩的老婆小霞则求了一支上上签,这让本来情绪不好的小霞得到一种安慰,她这次来兰溪一直紧绷着的脸,总算露出自然轻松的笑容。

    看到小霞开心,王浩尽管抽了一支下下签,心里却是舒坦多了!

    告别千年古寺,王浩真心希望在这块风水宝地重新修建栖真寺,让当年盛极一时的古寺重新兴旺起来。

    六人沿着来时的山路,回到山脚下那条小溪。

    来时因为要赶着上山,没有留意小溪。这下子再次来到小溪,才发现那溪水清澈无比,初冬时候,正值雨水稀少之时,溪里的水流不大,在有些鹅卵石河段,溪水甚至变成地下水,在鹅卵石下潜流,然后在下游一段又露出来,溪水在沙石中更显纯净。

    叶玉和小罗便带大家沿着小溪走,每当看到一处露出河床的溪水,大家便兴奋地玩起水来,六个人就像六个顽童一样,戏水寻乐。快乐了的小霞,便将从广西带来的傻瓜相机拿出来,将这些欢快的场景拍将下来。

    小霞的情绪,感染了众人。谁都知道,在这六个人之中,王浩应该是主角,叶玉想要招待和讨好的人当然也是王浩,因为王浩可以决定她与广西纸厂的合作,叶玉是个冰雪聪明之女孩,这点微妙她当然看的出来。叶玉第一眼见到小霞,就觉得她有点冷漠,一上午都没见她展颜过。叶玉不知道王浩与小霞之前发生过情感风波,因此,叶玉也就无法猜测小霞为何冷若冰霜,更不知道小霞对漂亮的叶玉有提防之心。叶玉只想让小霞高兴,只有让小霞高兴了,她的付出才会有收获。现在看到小霞终于开心了,才发现小霞原来只是个孩子心性,是个喜怒挂在脸上的单纯女人。聪明的叶玉当然不会错过时机,她也开心地对小霞说:“小霞,给我和小罗照一张相吧!”

    小霞开心地说:“好的,你们俩快准备好。”

    当小霞给叶玉和小罗拍了一张相片之后,叶玉趁机又提出:“小霞,我和小罗与你们夫妻俩拍张合影吧,做个留念。”

    小霞高兴的时候,什么都会答应,她说:“嗯,好的,让小廖帮我们拍照。”

    就这样,王浩和小霞与叶玉和小罗四个人拍了一张合影,背景就是在初冬的小溪,四个人欢笑戏水,那情景多年以后再看,也会让人感慨青春之美!

    离开溪边,大家又回到村里。正值中午时分,此时,大家又饿又累了。王浩提议:“肚子在闹革命了,叶玉,这村里有吃的地方吗?”

    小罗回答道:“有,我们来时下车附近有小饭店,我们到那里随便吃点吧。”

    叶玉说:“那我们赶快吃午饭去,吃完午饭,我们还要去绮霞园玩呢!”

    王浩问:“绮霞园在哪?”

    &nbsp

    小霞说:“绮霞园不会在山上吧,我可再也爬不动山了!”

    叶玉轻盈地笑道:“不用爬山,就在村里,离饭店不远。”

    村里还真有几家小饭店,王浩他们随意走进一间,点了七八个家常菜,也不喝酒,很快就解决一餐。

    吃过午饭,叶玉和小罗带着王浩他们走进洞源村。王浩发现,洞源村历史悠久,人口众口,村中老屋大多是清朝后期所建,青砖黛瓦,砖木结构,与城里的古城房屋一脉相承。并且,与所有江南著名古村落一样,村庄围着一个大池塘建筑,井然有序,也许,这种围着池塘扩展的村落设计,与古代造屋用料有关,砖木结构,易起火灾,村中池塘,便是防火之用。

    绮霞园在村子西南,用民国将领张学良的红粉知己赵四小姐的闺名绮霞取名。大家在叶玉引领之下,走进一条幽静的小巷,拐了几个弯,往前走不远,便看到一弯古色古香的围墙,中间开着一扇木质小门,门墙上戴着古老的黛瓦,看上去既悠雅又闲情。

    大家踏上三四级台阶,跨入小门,来到院墙内。院内不大,院子里又开着一扇小门,小门里就是一座三进两明堂二层砖木结构的清代徽派建筑。大家走到屋里,只见屋内雕梁画栋,雍容典雅,给人仿佛时光倒流,回到清末年代的感觉。步行在浓浓古味的园中,观看园中陈列的赵四小姐家谱,以及她与张学良将军相依一生的史料实物。

    想不到一代名媛赵四小姐竟然出自这座依山傍水的洞源村,王浩真为该村拥有赵四小姐而兴叹。忽然,王浩脑海里飘过一丝疑问,赵四小姐不是香港人吗?怎么会出生在此?心有疑惑,不问清楚终有不甘。为此,王浩便问叶玉:“叶玉,这赵四小姐真的出生在此吗?”

    叶玉笑笑说:“没有!”

    王浩想不通,既然不出生在此,干嘛要写是赵四小姐祖居?他又问:“赵四小姐在此居住过吗?”

    叶玉还是一句话:“没有!”

    “呵呵,既不在此出生,又没在此住过,为什么还以赵四小姐

    闺名起命为绮霞园呢?”王浩百思不得其解地说。

    这时,小罗怪腔怪调地对王浩说:“这都是兰溪市委书记搞的,他为了发展兰溪经济,引进外资,想尽办法挖掘兰溪旅游资源,只要与兰溪沾上边的名人,他都要将此名人拉进来,开发成旅游景点,比如说黄大仙故里和这赵四小姐祖居,都是这样生搬乱套弄进兰溪来的。”

    “原来如此,这么说,兰溪的绮霞园连赵四小姐都不知道有此地方了。这牵强之地不看也罢,走吧,回城!”王浩走过大江南北,还没见过这么生搬硬套过来的景点,他不想再此多呆一会。

    叶玉这时说:“赵四小姐虽然没来过兰溪,但她的上辈的确是从兰溪赵氏走出去的,她的祖籍应该算是兰溪洞源村。”

    王浩说:“这点我相信,但连赵四小姐都不知道的地方,却陈列她与张学良的历史,未免有点荒谬。”

    王浩要回城,那小廖夫妻便举双手赞成,他们夫妻本来就对旅游毫无兴趣,只是碍于王浩面子而没说罢了。

    就这样,大家离开倚霞园,回到村子公交车停靠地方,乘公交车回城了!

    叶玉本想晚上宴请大家吃大餐,被王浩婉言谢绝了!

    小霞和周素英来兰溪,只想与自己的男人多呆一会,因此,她们不愿过多参与社交活动。那天晚饭,王浩与小廖带着小霞和周素英去吃兰溪特色小吃,然后逛了一下兰江夜景,九点不到,走了一整天的四个人便回旅社洗澡睡觉了!

    小霞和周素英在兰溪呆了三天,由于假期只有六天,第四天就要乘火车回去了。临走前那天下午,叶玉通过在义乌做服装生意的朋友,给小霞和周素英各买了一件花格呢风衣,羊毛衫和围巾,当她将衣服拿到旅社送给她俩时,着实让小霞和周素英感动和高兴。叶玉这女孩,果然会做人,也知道女人喜欢什么,不过,这么一来,便让王浩背负着沉重的心里负担。

    两位夫人装满在兰溪购买的衣服以及叶玉送给的风衣毛衣,在王浩和小廖的陪送下,终于乘上南去的火车,在兴奋与不舍中挥手与在站台上相送的男人告别!

    ...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