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叶家父女(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叶和叶厂长两个中年长者都是老成持重之人,无论气氛如何高涨,酒是不会过量多喝的。因此,每人两杯白酒之后,便吃饭。饭后约定第二天上午九点在叶玉办公室汇合,然后去找仓库。

    告辞老叶和叶厂长及叶玉,王浩与小廖回兰溪宾馆去了。在房间里,小廖便问王浩:“总管,我们要不要与老叶父女俩合作?”小廖知道王浩在东莞时别人都叫他总管,后来回厂以后认识的人依旧这样称呼,小廖来浙江以后,也一直这样称呼王浩。

    王浩反问道:“你认为该不该与老叶合作?”他真的想听听小廖的意见。

    但是,小廖毕竟是初次与人打交道,他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合作,跟本就是丈二和尚一一摸着脑袋!他马上说:“总管,我又不懂,我只想听你讲讲,从中学习一下呢!”

    王浩想想也有理,他便说:“目前我们在兰溪没有熟人,纸袋厂基本上就是用两家国营大厂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想让这些纸袋厂改变原来的配比,让他们承担失败的风险,这可能吗?因此,我们只有通过老叶去做其中一家的思想工作,打开一家纸袋厂的销售大门,剩下的厂家就可以逐步打开了。只是,与老叶父母合作,我们的风险也很大,而其父女俩可真的是两袖清风,不用任何资金投资,就可以坐享我们的资源。如果合作成功,那以后我们可要抓牢仓库货源以及货款回笼。到那时,叶家父女俩只是一种摆设,双方一定会产生矛盾,直到叶家父女俩采取极端手段,比如趁我们俩不在兰溪时,擅自到其要好的厂家拿货款。到那个时候,我

    们的合作就走进终结阶段,我们必须找借口与叶家父女终止合作。不过,我们一定也会有损失,这损失不知道有多大?”

    小廖不解地说:“明知道后来的结果是我们吃亏,那干嘛还要与叶家父女合作?”

    王浩坚定地说:“不合作就意味着一时半载打不开兰溪纸袋纸市场,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去冒冒风险,我估计,叶家父女在我们合作尚好时是不敢多拿货款,毕竟这也要负法律责任的。只要在我们能赔偿的范围内,到时候市场是我们的,那点损失算什么呢?”

    小廖说:“听说厂里有规定,谁卖出去的纸收不回货款,由谁全额赔偿,是真的吗?”

    王浩点点头说:“是的!”

    小廖担心地说:“万一叶家父女到时候擅自到纸袋厂提取更多货款怎么办?”

    王浩笑笑:“除非叶家父女俩准备承担法律制裁风险,否则不敢提取太多的。不过,我们以后不能两个人同时回去,时刻都要提防!”

    第二天上午,王浩和小廖来到叶玉家里,然后与叶家父女一起到火车站后面的罐头厂找仓库。

    到了罐头厂以后,方才知道这是一家破产企业。厂里工人早已下岗,只有一些办公室人员留守,将厂房出租出去。

    叶玉带大家找到办公室负责人,说了想找个仓库,然后负责人便派人带王浩四人到厂区看仓库。厂区很大,大多空置着,只看到有两三家私人老板租用一两间厂房开厂。

    当一行人走到最里一间大厂房时,王浩看看那厂房有三百多平米,大门完好,是个理想的仓库,租金每平米五元,也不算太贵,就决定租此厂房。便与罐头厂负责房屋出租的负责人谈其装缷车用的叉车保证问题,其负责人一口允诺负责帮忙联系叉车。

    就这样,仓库和叉车没问题了,租仓还要看明天老叶请西山寺村书记吃饭面谈结果,如果行,就发一车皮纸袋厂过来,王浩也要打报告给大老板批准租仓。

    话说那天老叶请了西山寺村书记来家,这老叶看来与那书记的确交情不浅,要知道,当时的西山寺村赵书记,可是兰溪最有钱的土豪了,他能光临叶玉那间破旧的老房子办公室,不说能让那窄小的办公室蓬毕生辉,也定能让老叶父女俩对纸袋纸生意抱着极大希望。

    最终,那赵书记给了一句话:“纸袋厂是我儿子开的,如果你们的纸质量没问题,并且开片率能达到每吨46000张,我保证能让我儿子会用你们的纸,但这一切必须由儿子厂里技术员现场鉴定,由事实说话!”

    听到这句话,老叶问王浩:“怎么样王主任,你敢拍胸口说没问题吗?”

    王浩当场马上就拍着胸脯自信地说:“我们这张进口设备生产的纸袋纸绝对没问题,你们的要求是开片率46000张,这太低了,我敢保证48000至50000张之间。”

    老叶听王浩信誓旦旦的保证,就对赵书记说:“老赵,你听到厂家人说了吧,怎么样?”

    赵书记平静地说:“什么怎么样?你们敢保证没问题就马上发一车皮来吧!”

    老叶便转向王浩说:“王主任,你敢发一车皮来检验吗?”

    王浩脑子里在迅速思考着,其实,他自己对厂里的纸袋纸也不是很踏实,只不过,当着客户面前,自己不能给对方一丝的疑虑。现在真的要发一车皮过来,那就必须做最坏打算,先租仓库,万一检验不合格就将一车皮纸放到仓库里。想到这里,王浩回答道:“可以,我一会就打电话回厂,马上生产发一车皮过来!”

    老叶问:“估计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兰溪?”

    王浩说:“十天左右吧!”

    老叶就对赵书说:“老赵,行吗?”

    赵书记说:“行,就这么说定了!”

    王浩与小廖回宾馆后,王浩便给大老板打电话,就说要在兰溪销售纸袋纸,因为兰溪及周围地区水泥厂特别多,但初时没人相信我们的纸,必须在兰溪租仓库,库存一两个车皮纸袋纸,以便零售,逐渐打开市场。大老板支持王浩的想法,叫王浩租仓,由此产生的费用由厂里承担,并决定明后天就先发一车皮纸袋纸到兰溪。

    其实,这个时候厂里销售形势并不乐观,广东市场还没有从上半年的惨淡行情走出来,这两个月好在有浙江十几个车皮木浆

    支撑,要知道,广西洛清江造纸厂是以马尾松制浆造纸为主,如果木浆及木浆纸

    销量不大,那么单位成本就直线上升。大老板听说王浩还要在江浙一带租仓销售全木浆纸袋纸,那真是雪中送炭,大老板当然支持还要报销一切费用,以鼓励王浩努力把纸袋纸市场早日打开。

    王浩告诉老叶父女俩,一车皮五六十吨的纸袋纸三四天内就会到达兰溪火车站,但并没有将大老板同意租仓和报销费用一事透露出来,王浩打算看今后的销量而定,因为原先与叶家父女说好利润分半,仓租费用共摊。王浩估计,这种合作模式,叶家父女俩到时候是白忙乎,赚不到什么钱。因为每吨只多开200元运输费作为利润,如果销量不大,单单仓储运输费用就够呛,还要两家平分利润,这哪里还有什么赚头?王浩心里是想让叶家父女赚到一定的钱,不能让叶家父女白忙乎,毕竟大家都要过日子。因此,这仓储费留待一个月以后再说。

    这时候,叶家父女俩私下也在商量着,叶玉毕竟年轻,而老叶却是个饱受沧桑,阅历丰富,城府很深之长者,他考虑的问题都比较长远,他知道王浩不好对付,双方都是在相互利用。他也知道自己唯一的本钱就是人脉关系,一旦这个本钱耗损掉,也就是将第一家纸袋厂打开,那自己就没有任何可以制约王浩的手段了!双方合作,还有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只要是叶家父女打开的市场,才能产生利润。而王浩和小廖打开的市场,与叶家父女没有关系。老叶知道,只要他通过赵书记打开他门下一家纸袋厂,凭王浩的能力,就一定能打开兰溪所有的纸袋厂。老谋深算的老叶,其实一开始就想着如何才能拿王浩他们一把,以便今后能长期合作!

    ...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