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 情色兰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可以啊!”

    李军说:“鬼才相信你身在桃花丛中而心不乱,说不定你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吧!”

    王浩笑笑:“如果能凑巧遇上一个喜欢谈古论今,棋琴书画样样精通的,也许也会与她成为红粉知己。历史上有过很多这样的故事,远的不说,就拿近代的蔡鄂将军来说吧,他与小凤仙的相识不也是在这种场合吗?”

    水艳秋听到李军与王浩两人的开心对话,心想男人都喜欢漂亮女人,在这曾经飘满胭脂香味的古巷,假如此时此刻时空倒流,我一个大姑娘陪着两个帅哥到桃花巷闲逛,不知道惹来多少异样的眼神啊!想到这,水艳秋脸晕腮红,一棵埋藏心底深处的情豆,正悄然发芽。这苗头只勃发了一瞬间,自卑的心灵又将情豆深埋。我只是一个残疾人,我又有何资格去想入非非呢?还是开心玩吧,难得有两个外地优秀帅哥陪伴,平常谁会陪我一个走路一瘤一拐的女孩在众目睽睽之下逛街?想到这,她心里还真的有点感激李军和王浩不嫌弃自己。心存感激的水艳秋笑着用带着吴侬软语般的普通话说:“两位帅哥,别去争风吃醋吧,我们还是继续朝巷子深处去探究!”

    三个人继续前行,只见巷子两旁门店败落,砖墙灰暗,木门腐蚀,门眉上野草丛生,那不知道踩过多少年的青石阶梯,凹凸不平,但油光发亮。经过的路旁房门都是

    紧紧关牢,一把大锁将旧时的艳史存封。三个人走到巷子深处,有个三叉路,在三叉路中间,有一个长方形水池,长约十多米,宽只有四五米。看那池边的发黑的石墙,估计年代与古巷同一时期建筑。

    这时,水艳秋走到水池旁,看着一池碧绿的池水,她便对李军和王浩说:“你们猜猜这里干嘛要建个水池?”

    李军说:“又要考考我们俩啦?我看这水池是贮存雨水,防止干旱之用!”

    王浩看了看池水,又看了看两旁砖木结构的老屋,便说:“这池塘是贮存雨水,用来防止火灾时急用的吧!”

    水艳秋用赞许的眼光看着王浩说:“还是王浩说的全面,这一池碧水,看上去虽然不是很干净,春夏季节还衍生许多蚊子。但是,有这一池碧水,住在这里的人家心里就安踏。你们看看这些老屋,除了墙是用砖石砌的,其余全部是干燥的木头木板,万一不小心来了个火灾,就全靠水池里的水救火了!在我们这里乡下,每个村庄无论大小,必定在村子中央挖掘一个大池塘,平时村民洗洗衣服洗洗杂物,甚至还养些鱼。所以,有村必有池塘,这是我们兰溪千百年的风俗!”

    王浩听了水艳秋这番讲解,心里对这残疾的漂亮女孩生出敬佩之感,看她年纪轻轻,知道的东西可不少。他对水艳秋说:“水艳秋,你懂得事还真不少,像桃花坞这种只有男人感兴趣的事,你也知道,还有这池塘,你也讲解的很在理,你是个聪明开朗的女孩。另外,浙江人真聪明,在我们广西老家,我还没发现哪个村寨筑有专门防火用的池塘,因此,发生火灾之时,只能是每家人从自己家中水缸里取水救火,或者跑到很远的溪边挑水,因为供水不及时,往往灾情特别严重。浙江人这种救火池塘,真的值得推广!”

    听到王浩的赞扬,水艳秋粉脸羞红,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爷爷很爱讲故事,他知道兰溪历史上很多事情,我从小就听爷爷讲过桃花坞以及兰江花船的故事了。其实,我们兰溪人谁都知道桃花坞和兰江花船,这是我们兰溪解放以前最享有盛名的历史,我不觉得女孩子讲桃花坞有什么不好!”

    听到水艳秋这般落落大方的自白,王浩更加喜欢她的坦率和爽朗。也许兰溪人真的不在乎旧时兰溪那段艳黄历史,毕竟那是真实的历史,因为有了这种吸引人的市场,才使兰溪有繁盛的过去,才有小上海之称,更有“小小金华府,大大兰溪县”之谚语。

    水艳秋带王浩和李军沿着三叉路右边巷子走去,走过三间老屋,终于看到有一间腐朽木板大门打开的古屋了。三个人驻足门前,好奇地朝老屋里张望。只见大门进去是一个不大却很拥挤杂乱的小院,大门进去右侧有一间低矮的小屋。院子正对面有一间主屋,主屋全部用木条和木板封住,中间开着两扇木板大门,从结构上看,屋里应该有楼房。

    王浩看到院子里很潮湿,估计居住在这种几百年历史的老屋里,一定很潮霉。他便问水艳秋:“这老屋还有人住吗?”

    水艳秋说:“当然有,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居住在这里,他们不愿搬迁到楼房。”

    李军说:“这么潮湿怎么住啊,年轻人住进去都要长出霉来。”

    水艳秋说:“要是我也不敢住,也许这些老人住习惯了,舍不得离开吧!”

    再往前走,就到山脚了,三个人沿着来路,默默无言地往回走。王浩凝望着这寂寥幽森的古巷,眼前仿佛浮现当年桃花巷繁华情景,两旁红灯笼高挂,茶厅里不时飘来茶娘们那莺声浪语和

    打情骂俏之声。时不时便有那俏丽茶娘将那一步一回头的茶客送出门外,然后回身招揽欲火焚身的新茶客。这巷子虽小,却名声很大,虽然这里早己被历史埋汰,故事却一直会流传!

    三个人走出桃花巷,闷热的天气,让人感觉口干舌燥。王浩去买来三瓶冰镇健力宝和三瓶矿泉水,分别递给李军和水艳秋,自己也马上打开冰的健力宝,往嘴里猛灌,顿时,一阵凉爽浸透心底,人也感觉精神。多了。

    李军问水艳秋:“下面我们该到哪里去?”

    水艳秋还没来得及回答,王浩就说:“刚才水艳秋不是说兰溪不但有桃花坞,还有兰江花船吗?那就带我们去看看吧!”

    李军说:“对啊,带我们看看去!”

    水艳秋说:“兰江花船那是在过去的兰江水面上有,现在除了兰江,花船早就没有了!”

    王浩说:“那去看看兰江,你给我们讲讲兰江花船故事。”

    水艳秋笑笑说:“都是些陈年旧事,还

    是些风流韵事,呵呵!”

    李军见此,知道她有点难为情,便说:“那就算了,以后再去看吧,要不你告诉我们,怎么往兰江河岸走,我们自己去走走。”

    水艳秋这时又改变主意,她说:“还是我陪你们去走走,你们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王浩马上说:“那就谢谢你了!远不远?坐黄包车去吧!”

    水艳秋点点头说:“还是坐黄包车去快些。”

    王浩叫来一辆黄包车,三个人挤上去。水艳秋对车夫说:“到南门码头!”

    从桃花坞路口到南门码头不是很远,不一会就来到南门码头,三个人下车。水艳秋对李军和王浩说:“这就是兰溪的最南面一个码头,从这里往北,也就是往下游,一共有四个码头,依次是南门码头,柳家码头,朱家码头和张家码头。此外,还有两座城门,依次是隆礼门和西门。”

    王浩看着那古老的城楼,都是用大块岩石砌筑成,城楼有三层,低层都是用大块岩石砌筑,高达七八米,二楼三楼全用木头建造,飞檐翘角,雄浑沉稳。城楼低层中间有一门洞,洞门顶上雕刻有四个苍劲浑厚大字“南门马头”。门洞朝下有陡峭石阶通到沿江路,水艳秋说:“我们从门洞走下去吧!”

    李军看那门洞往下的石阶太陡,而且由于年代久远,石阶上的石块凹凸不平,他便对王浩说:“王浩,我们俩一个一边搀扶水艳秋下去吧!”

    水艳秋没有反对,她知道自己腿脚行动不便,没人搀扶跟本不敢走。

    李军和王浩各搀着水艳秋一只手臂,小心翼翼地沿着破烂不堪的石阶往下走,狭窄的通道不到两米宽,三个人很不好走,好不容易方才搀扶水艳秋走到沿江路面。

    这时,水艳秋满脸歉意地对李军和王浩说:“真的不好意思,劳驾你们俩位了!”

    李军说:“别这么说,是我们劳驾你了!”

    王浩回头仔细打量南门码头,只见不大的拱洞,岩石被每次的洪水冲刷而腐蚀的很厉害,当年光洁齐整的洞壁,早已变得凹凸不平,看上去十分残破,岩石也已经风化腐烂,整个拱洞给人留下风烛残年,老态龙钟的印象,仿佛再也经受不起历史潮流的冲击!

    王浩感慨地说:“这拱洞的岩石不知道遭受多少次洪水冲击,表面已深度腐蚀,看上去残缺不全,随时都有塌陷的可能。”

    水艳秋说:“别看它风烛残年样子,当年这里可是极度热闹的通道。你们看看码头对面就是兰江,当年兰江可是一个十分繁忙的水运枢纽,每天都有好几百只过往船只停泊兰江沿岸几个码头,船上水手们上岸进城都要经过码头,可兴旺了!”

    王浩和李军走到沿江路靠江一边,只见兰江水面,波平浪静,江水悠悠,碧蓝纯净。河对岸有一小岛,岛上种满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小岛上端长满蒿草芦苇,茫茫一片,看上去仿佛是世外桃源般静谧!

    李军说:“兰江真美!”

    水艳秋带着李军和王浩沿着沿江路朝下游走,这时,王浩便问水艳秋:“你给我们讲讲兰江花船吧!”

    水艳秋这时朝碧蓝的江面看去,一阵微风从江面吹来,掀起她额头上的留海,江南女子温婉柔情的模样,假如她不残疾,那绝对是位令人过目难忘的绝美女孩!

    水艳秋用手理了理吹乱了的留海,这才用她那软软的江南普通话讲起旧兰江那艳美的真实故事:“旧时的金华兰溪一日游,是当时最时尚的选择。悠悠江水,水清见底,砂石皆呈异彩,山鸟水花,丛林帆影,景色醉人!特别是入夜之后,兰江河畔,流水无声,微波荡漾。这时候,只见数十只灯火明亮的小小花船,泊近在江岸,衬托出几分幽美的兰江夜景。那泊在岸边的花船,明窗洞启,不时飘来管弦之音和娇细的歌声,声音清脆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回环折转。婉转的歌声,不时招来岸上寻欢猎艳的风流男子,他们怀着兴奋之心纷纷奔向那数十只花船,或斟酌几盅,欣赏娇艳美女轻歌漫舞;或怀抱美人,打情骂俏。最终都是一夜消魂,醉生梦死而归!因此,兰江花船是集饮宴,聚会,观光,消闲,寻欢为功能的游船,大体上都是由船娘来主理。船娘来自兰溪生活在水上的“九姓渔民”,所谓九姓渔民,就是指以下九个姓氏的渔民:陈、钱、林、叶、许、何、李、袁、孙。相传他们是元朝末年陈友谅的旧部,陈友谅被朱允璋打败后,他的后人和原部下将领的后人都被贬到新安江,富春江一带生活。规定他们以船为家,不得介入岸上的公共活动,比如升官,嫁娶等。兰江花船上的船娘,个个都是绝色女

    子。民国著名记者和作家曹聚仁是兰溪人,他在文章中曾经这样评价过兰溪船娘:和兰溪船娘来往过的,觉得天下佳人无颜色了……福州、苏州与成都的小姐,伯仲之间,都太可爱了!但是,普天之下人士许我说句偏心话,天下小姐,仍以兰溪的为第一。可见兰溪这个山清水秀富饶之地,盛产美丽女人!”讲完故事,水艳秋不无自豪地笑看身旁两位俊俏的帅哥,那意思就是:我们兰溪女人够漂亮吧!

    王浩听她讲完兰江花船故事,心里犹存未尽之意。他看看水艳秋,还真是长的肌肤如雪,貌美如花,如果她不是个残疾人,她绝对算得上是个大美人,真的太可惜了!王浩看着水艳秋,然后问道:“兰溪女子真的很漂亮吗?”

    未等水艳秋回答,李军便接过话题说:“兰溪女人真的很漂亮,我走过许多地方,包括杭州,苏州和上海,没看到过有多少漂亮女人。而在兰溪,虽然它小,可随便走在大街上,就随处可见文静优雅的漂亮女人。她们身材高挑,肌肤嫩白,气质上乘,长发飘逸。不信你以后留心观察一下,就不会认为我是偏爱兰溪女人!”

    水艳秋满含深情地看着李军,在她心里,李军可是个难得一见的帅哥,第一次见到他来吃面条,她心里就咯噔一下被李军英俊的外表所迷住,这么帅气的小伙子她还是头一次遇见到。虽然说她心里很喜欢李军,有点一见钟情,但这只是喜欢罢了,她心里清楚这种喜欢只是单方面的,因为自身的残疾,让她不敢有非分之想。不过,她后来发现李军很随和,很喜欢与她交谈,这让她感觉很高兴。现在听李军对兰溪女人满嘴的赞美之言,她心里特别感动。

    而王浩听了李军之言,心里则想,看来李军的确对兰溪女人情有独钟,他来兰溪也没几次,就能观察到兰溪女人的美色,看来,爱美之心不单单我王浩有之,他李军,还有水艳秋也一样爱慕美色!

    三个人漫步在兰江岸边,一边看着古老的城墙,一边聆听兰江的细语,仿佛回到那旧时美好的瞬间,令人流连忘返,让人感慨万千一一有情有色的古老兰溪!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