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名骑士,飞也似的从东南面疾驰过来。这些都是穿着皮袍子,一人双马的蒙古武士,一看他们来的方向,就知道是忽必烈留在大名府的三个万人队派来的。当先一名蒙古骑士皮袍上面还有斑斑血迹,脑袋上抱着纱布,正是那个运气很好的蒙古百户秃哥。看来他的运气还没有耗尽,居然从上千玄甲军的追杀下逃了性命。
他前天晚上跑回自己的据点后,丝毫不敢耽误,也顾不得脑袋让马槊稍稍擦了一下,开了个大口子,流了好多的血。只是胡乱包扎了一下,就带了十余骑飞马去大名府报信,然后又马不停蹄去追赶忽必烈的大军,跑了一天一夜的马,才在彰德路的安阳县遇上了忽必烈大军的营地。
忽必烈的金顶大帐这个时候刚刚在漳水边上扎好,大部分的蒙古军将还在安置营帐,挖掘沟壕,树立栅栏,或者在伺候他们的战马。
现在蒙古军中的马匹已经越来越娇贵了,在忽必烈将蒙古人的主力移驻中原的这些日子中,他们的马匹就易损难补起来。每一次交战过后,蒙古人的军马都会减少。到了现在,连一人双马都维持不了,大部分的蒙古兵已经变成了骑马步兵,只有一人一马,而且也不是战马,只是普通的驮马,有些甚至骑着骡子行军。
至于还有战马的蒙古骑兵,则是个个都把战马当成了亲爹在伺候。平时行军都不舍得骑,安营扎寨的时候也要先把马安顿好了再安顿人。所以看到秃哥等人胯下已经在口吐白沫,屁股上鞭痕累累的战马,全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居然如此不顾马力,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秃哥等人在马背上望见了金顶大帐,就径直奔了过去。直到被守护的怯薛歹拦下。
“紧急军情,十万火急,唐国有变!”秃哥大声急叫。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不敢直接明说唐国已经背叛大蒙古投靠到明逆一边了。
一个年轻的不像话的怯薛长安童这时从金帐中走出。大声问道:“大汗在休息,何人喧哗?出了什么事?”
“怯薛长,来了十几骑,说是有紧急军情。”
“让他们的头头上前说话。”
“紧急军情!”秃哥从马背上下来,连滚带爬到了安童跟前,单膝跪倒,压低声音:“十万火急,唐国生变……前日夜间。有至少数万唐军北上,途经德州。而且他们还主动攻击了下官率领的骑兵……”
“什么?”安童怔了一下,“你们去了德州?怎么回事?大汗不是传过旨意,不让进入唐国境内么?”
“回禀怯薛长,下官是追逐敌方细作才入唐境的。”
“细作?”
“没错,还扮成了怯薛歹的模样。”
“竟有此事?”安童眉头一皱,“细作的事情以后再说……你先把怎么遇上唐军的事情细细说与我听。”
秃哥的口才居然还不错,把如何追逐细作,如何遇上唐军,又如何从唐军的骑兵追杀下逃生的经历说得绘声绘色。安童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蒙古人的装扮。李家的兵将还会认不出?见了面不由分说就动手杀人,这已经充分说明……李家再一次倒戈了,至少是李家在益都督军的赵王李彦国投靠到明逆那边去了!
至少八万精锐外加青徐之地全部倒向了陈德兴!现在中原大战的兵力对比。仿佛已经逆转。陈德兴至少有十七八万大军,李彦国有八万大军,两者相加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这个数字已经比忽必烈麾下的十八万大军多了……况且,李彦国能倒戈,李璮麾下那些并非李家嫡系的将领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只怕人人都要倒向陈德兴了。
另外,淮西夏贵、襄阳高达,川蜀的刘整、张珏、吕文德等等,他们就不能背宋投明?
大蒙古一夜间,居然就要四面楚歌了!
想到这里。安童再也沉不住气,一转身就往金顶大帐内奔去。一边奔还一边急叫起来:“大汗!大汗……紧急军情,李彦国投靠明贼啦!李彦国反啦!”
……
大名都督府都督王陆飞这个时候。正飞也似的大步冲向架设在大名府城城楼上的望楼。呜咽的军号声音,也在大名府城内四下想起。因为蒙古大军主力撤退而稍稍松懈的气氛,顿时又紧张到了极点。
十几个大名都督府的军将也听到警号,都披挂整齐涌上了城头,有几个地位较高的,还跟着王陆飞一块儿上了望楼。没有资格上楼的军将,则遥望着东边漫天而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