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现在虽然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家还没有结成“三国同盟”,但是根据华国统计局在欧洲各站的情报网络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是迟早的事情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
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所以,萌总裁要看德国人的态度。
而且因为华国和英国,法国两国,在亚洲有太多的利益冲突,和德国则没有这种利益冲突,能结盟的,也只有德国,或者奥匈帝国这样的国家。
“陛下想找奥匈帝国,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就是沙俄,但是,陛下似乎不是要找军事上的援助,只是要找一个有话语权的国家罢了,如果那些老牌列强看不上华国,我们也不妨多考虑新兴的国家,我最近比较注意罗马尼亚的新闻。”凯瑟琳夫人轻声道。
华皇的眼睛一亮,格外的感到惊喜,他顿时觉得自己的思路还是窄了,也知道凯瑟琳这是在提醒自己。
欧洲的几个大国,英国,法国,已经因为有利益冲突,被华皇排除在外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达成了军事协议,它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
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署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欧洲的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也是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甚至是直接影响一战和二战的主旋律。
华皇考虑过欧洲的所有国家,要么是国力太低下,实在没有什么话语权,要么就是内政问题很大。
像目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是很强大的,也为中亚的局势,增加了很多的变数。
但是华皇在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帝国现代化的时期。
帝国在前线失去不少领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导致管治不稳,帝国在坦志麦特时期试图对帝国进行改革及重组。
在坦志麦特时期,土耳其须应对外国的入侵,帝国独力难支,于是开始与欧洲国家结盟,如法国、荷兰、英国等。
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土耳其联合英国、法国等国抵抗俄国。
坦志麦特时期一系列的宪政改革包括建立现代化军队、改革银行系统,以现代工厂取代同业公会。
1856年,哈特-艾·于马云法令保证所有奥斯曼帝国的公民,不论种族及信仰,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把1839年哈特-艾·沙里夫法令的内容进一步扩充。
基督教米利特享有特权,如1863年的亚美尼亚国民宪法是底万批准的法规,包括150条条文,由亚美尼亚知识份子及新成立的亚美尼亚国民议会草拟。
一部称为坎宁-厄·埃沙西(奥斯曼土耳其语解作“基本法”)的宪法使改革时期达到顶峰,该宪法由新奥斯曼人的成员编写,于1876年11月23日发布,为国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
这是奥斯曼帝国的“一次立宪”。
一次立宪时期为期甚短,但其意念(奥斯曼化)对改革派新土耳其人具有影响,新土耳其人在西方大学接受过教育,他们相信君主立宪制能解决帝国社会不稳的问题。
1876年的一次军事政变废黜了土耳其君主阿布杜勒阿齐兹,穆拉德五世继位,因精神问题,穆拉德五世在上任短短数个月内再遭废黜。
1876年12月23日,一如人们所期待,继位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然而,宪政下的议会运行了仅仅两年就被君主封禁,但没有被废除,其后迫于压力,议会再度召开,然而坎宁-厄·埃沙西的有效性被降至最低。
在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横扫许多国家,奥斯曼帝国亦不能幸免。民族意识与公民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令西方的国家主义思想引入奥斯曼帝国,使帝国须应付国内外的民族主义。国内滋生了不少革命政党。民族主义兴起对19世纪的帝国影响深远,还影响着二十世纪初帝国的国策。许多奥斯曼土耳其人质疑当时的国家政策,一些人认为种族冲突源自外部,与行政无关。帝国在那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应付民族主义的能力也备受质疑。
1829年,在英、法、俄三国的干涉下,希腊在19世纪30年代的希腊独立战争后宣布独立。
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国及大塞尔维亚主义兴起,两地已处于半独立状态。
1875年,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宣布脱离帝国独立。
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正式确立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及保加利亚的独立。波斯尼亚被奥匈帝国占据,巴尔干其他地区仍旧置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在这反殖民化的浪潮里,塞尔维亚裔犹太人居达·阿勒卡莱鼓吹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度。
土耳其人在俄土战争失败,奥斯曼帝国以塞浦路斯换取英国在柏林会议上的支持。
萌总裁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辆老破车,和原本的清廷几乎如出一辙,骨子里的封建体制是改变不了的,后面的历次劫难,将会让他们的国土不断缩小,根本无法作为华皇的盟友。
倒是凯瑟琳说的罗马尼亚,给了华皇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