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八年七月二十一,张允文领五千奇兵从海路绕行平壤,深夜袭之,猝不及防,引城内调查院之探子为内应,浿水之上水军为外援,迅速攻占四门,控制全城。进入城中的唐军胁迫城中官吏将军,控制住了城中之军,安定了城中民心。同时封死四门,防止城外高丽军攻入城内。
一夜之间,平壤沦陷。
当夜,平壤城四面起火,忽然狂风骤起,火势蔓延极快,就连那些放火的调查院探子也是始料不及。风助火势,火借风力。整个平壤城火势渐渐不受控制。这时候,只见皇宫方向也燃起了火焰,这皇宫多是木建筑,引火极快。没多长时间,整个皇宫便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当第二日众人将城内火势扑灭之后,愕然发现从皇宫内逃出的人中竟然没有高丽宝藏王高藏的身影,倒是在皇宫之中找到一具烧黑的尸体,体型酷似高藏。
这个消息令平壤城内上至投降的官吏将军,下至普通平民愕然不已。虽说这高丽王乃是傀儡一个,就连高丽百官平素也难得见他一次,可是毕竟是高丽王,如今不明不白的死了,实在是说不过去。
一些用心叵测的人便开始在民众中间传播是唐军害死了高藏,借以挑起民众对唐军的怒火。此事,城外的高丽军已经组织了几次攻城,皆被唐军击退。若是民众再掀起事端,那唐军恐怕在平壤城会呆不下去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允文恩威并济,一面安抚城中百姓,一面搜捕那些传播谣言之人。为安稳平壤局势,张允文毫不手软,将一批用心叵测之人斩首示众。
这时候,原本已经被调起情绪的官吏和民众才记起,面前的这些唐军可曾在入城当夜,斩杀渊家男丁近百口,斩杀亲渊盖苏文的大臣十多人,杀死的高丽士卒更是不计其数。如今鲜血尚未完全洗净,他们怎么又想往唐军刀口上撞?
若是按照当初张允文领兵奔袭平壤的意图,乃是为了取渊盖苏文的首级。如今渊盖苏文不在,按理说,当退出平壤,以免渊盖苏文回身一击,那时候,平壤成了孤城,自己还有被围之虞。所以,张允文也准备离开平壤,出兵袭击元该苏文背后。
然而,在搜查平壤全城的时候,唐军意外的发现平壤城内竟然存粮三十万石。见到这三十万石军粮,张允文和其下众位领兵将领也不由有些犹豫了。
随着唐军一次次举刀和一次次放粮给城中平民,这平壤城的局势也渐渐稳定下来。至于城外那一万多高丽兵的攻城,在没有攻城器械的帮助下,他们一次次的带领士卒凭借简易的云梯往上冲,然而皆被打退白白折损了许多兵力。
就这样,转眼之间,数日过去。
这一日,张允文正在城内巡查,忽然,一名侦察兵急速来报,说有要事报告。
张允文附耳过去,听那侦察兵一说,不由面色一变。
原来这侦察兵报告说那渊盖苏文如今正领着四万大军急冲冲的往平壤过来,看那样子,分明想一举夺回平壤城。联系到那三十万石粮食,张允文这才想起,貌似自己把人家的粮食基地给占领了,难怪人家会派出四万大军前来夺回平壤。
这四万大军离平壤还有三天的路程,其间倒是可以好好的准备一下。
张允文当即找来了段云松、裴行俭等人前来商量。他知道,这些人中可有未来的名将,其兵法韬略比起他来还要强上不少。
众人听张允文将情况一说,尽皆默默不言。
“咳,众位倒是说句话啊,这平壤到底是该坚守,还是该放弃?”见众人默默不语,张允文出言催促道。
众将对望一眼过后,那裴行俭出声说道:“如今我骑兵五千人再加上水军两千多人,一共七千人。虽有城墙作为凭恃,战舰作为外援,然而面对四万,哦,不五万高丽兵,若是坚守,恐怕有些困难。所以属下建议,我大军放弃平壤,化整为零,袭击平壤通往鸭绿江的粮道!”
这个建议得到了在座众多武将的支持,只有那刘仁轨在嘀咕道:“若是这样,我水军岂不是无用武之地了?”
那裴行俭却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