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自学成才的专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红豆豆,跟我一起回上海吧,明媚、海群,还有老表、黑驴他们都很关心你,也都很想你。”菊地说。

    “我还没玩够呢,老家太好玩了,我以前居然不知道,唉!白活这么多年,怪不得奶奶要回老家度过余生。我晒了很多虾米,以后带回去给大家做面疙瘩饭吃。”

    一会儿工夫,菊地开心的喊道:“钓上来了,红豆豆,我钓了一个。”

    “我说好钓吧?走吧,回家烧饭去。想钓的话,吃罢饭再带你来钓会儿。”

    “我再钓几个吗。”菊地刚钓上来一个,心劲正大,舍不得回去。

    窦豆实在不忍坏了菊地的兴致,就打电话给梅时雪说:“妈,菊地玩上瘾了,我们过会子再回家,您先做饭吧,我一会儿回家帮您。”

    梅时雪问道:“这个孩子是不是就是你说的那个日本客户?火烈踩他眼镜的那个?他昨晚自我介绍说叫菊地,我就思忖着,他这名字不像中国名字。”

    “嗯,就是他,他人挺好的。”窦豆知道妈妈喜欢的是火烈那一款,怕妈妈慢待了菊地,特意给菊地拉人气。

    “因为我和你爸跟他不熟,你爸不放心他,也没把他往家领,在饭店里吃过饭,直接把他带到了宾馆里,我看时间有些晚了,就没给你打电话。”

    “没事的,放心吧,他不是坏人。对了,妈,别对人说他是日本人,我怕别人知道他是日本人,对他另眼相待,反而让他不自在。”既然到了自己家,就得招待好,保护好他。

    “嗯,这孩子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也不像日本人。”梅时雪说。

    “他从小就是在中国长大的。”

    “哦,这样啊。你们尽量快点回来,这天儿菜凉得快。”

    吃饭时,一番寒暄过后,一杯“一匡天下”酒下肚,菊地看着酒壶造型说:“我听说伯父是研究管仲的专家,昨天在街上打听您的时候,一问颖水县研究管仲的专家,人家就知道问的是您。”

    窦豆心说,菊地可真会捅马蜂窝,别说你主动提起了,就是没人提起这档子事,只要三杯酒下肚,老爸自然会积极、主动、自觉的跟您大谈特谈管子,那马蜂一窝风的涌来,管保你应接不暇。

    窦爸爸哈哈一笑,说:“过奖,过奖,都是大家抬举我。说起管仲,那也是颍水县地杰人灵,孕育出这么一个千古奇人、中华第一相,放着这么得天独厚的资源,后辈不加以学习研究,那就是极大的浪费呀。尤其是他的一些治国安邦的举措,就是放在今天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菊地说:“我一直很佩服鲍叔牙和管仲的那种交情。那种境界,在当今社会,可能没有能企及的。”

    窦爸爸说:“杰出人物的出现,那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的,如果没有鲍叔牙这样的知音,也就没有管仲以后的成就。

    管仲家贫,鲍叔牙从经济上支持他;管仲打仗当逃兵,鲍叔牙从孝道上理解他;管仲站错了队伍,鲍叔牙从各为其主的角度包容他、并说服齐桓公尽释前嫌重用他……

    其实,从管仲和鲍叔牙身上就很好的体现了所谓的大公无私精神。鲍叔牙自舍相位,力举管仲是站在国家民族利益上,反过来,后来管仲不荐鲍叔牙为相也是种大公无私的行为,他想的是江山社稷,不是私人感情。”

    菊地秒变好奇宝宝,“这个历史典故,我知道些,但是知道的不全面……”

    得!那不就是故意诱惑着让窦老头说话吗?

    窦爸爸话匣子一打开,就是滔滔不绝:

    管仲辅佐齐桓公四十年,临终前,齐桓公请他推荐相位接替人。

    管仲说:“知臣莫如君。”他想试探一下齐桓公的意图。

    因为,晚年的齐桓公正宠幸着三个人:一个是把自己儿子杀了让齐桓公尝人肉滋味的易牙;一个是背弃自己父母祖国的卫公子开方;再一个就是为了亲近讨好齐桓公而阉割自己的竖刁。

    齐桓公很想从这三个人中提拔一个接替管仲的相位。

    齐桓公问:“易牙如何?”

    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

    齐桓公问:“开方如何?”

    管仲说:“背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

    齐桓公问:“竖刁如何?”

    管仲说:“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

    管仲说的“非人情”,意思就是:这三个人的作为,违背了人之常情,完全是管仲所说的“非人情”,意思就是:这三个人的作为,违背了人之常情,完全是反常行为,怎能靠得住?

    齐桓公的三次提议都被管仲否定了。于是,他以为管仲一定是想要提拔他的知交鲍叔牙,就说:“鲍叔之为人何如?”

    不料管仲仍然没有同意:“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

    就是说,鲍叔牙是个正人君子,大好人,但是他太正直,是非分明,疾恶如仇,包容性太差,所以不宜为相。

    最后,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了隰朋任国相,可惜这隰朋不久就去世了。

    齐桓公最后还是重用了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人在齐桓公的儿子中拉帮结派,造成齐国大乱。

    齐桓公病饿而死,竟有两个多月无人收殓,蛆从房里爬出也无人管啊。

    窦爸说完一声长叹,菊地也是唏嘘不已。

    窦豆和窦妈妈都听呆了,以前只知道窦老头三不五时地出书,上电视接受专访,不知道窦老头真是个活宝啊,说起这些历史典故,如数家珍。

    不得不服。

    骄傲和自豪油然而生!

    最难得的是,老窦头纯粹是驾校除名自学成才的专家。本人从外表看,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糟老头。不张扬、不尖锐,儒雅敦厚,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学习研究,自成一家,成为国内外出名的专家。

    颍水县近年来,在老窦头的积极努力下,恢复了传统的管仲庙会,并开办了一年一度的管仲文化研讨会。

    他亲自创办的管仲文化研究刊物,几年来从不间断,每月一期,作者来自海内外。

    一个地方,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权利不大,工资不高,身份不显赫。

    但是,他过的很充实。

    他没有经济实力,同龄人十几年前都能在海南买房过冬,他至今买不起。但是他家里藏书放了整整两大间房子,每本书都保存的很干净,都像是新的。

    他电脑玩的不熟练,一直都是一根手指头在键盘上敲击打字,但是他出了很多书。

    ……

    窦豆沉思良久,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

    自己接下来何去何从?回上海还是不回?回上海做什么?她觉得,她一直平静的心里,开始乱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