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青虽然大大咧咧,但是在这事儿上还是很有主意的,刘备请诸葛亮出山需要三顾茅庐,白亦珊要想请晏师傅出山,既然一次不成,那就来第二次第三次。
白亦珊纵然心里郁闷,但是却也是无可奈何,在附近的面馆一人吸溜了一碗拉面之后就回了旅馆休息。
纬度高的地方,冬天日照时间就短,霍思宁几人在旅馆睡觉打发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几个人刚刚起床,就听到旅馆柳叔说是巴扎天,可以出去玩。
巴扎是维族语,就是集市的意思。
在维区,因为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购买东西很不方便,所以通常几十公里就会有一个集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农贸交易。
到了这个时间,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会来赶集,小商贩们会抓住时间在巴扎占位摆摊吆喝,一些普通民众也会把自家生产的瓜果家禽手工制品之类的东西背到集市上卖。
当然,在和田最不缺少的就是和田玉了,一些以挖和田玉为生的农民在挖了一整年的和田玉之后,会赶在年尾的这两个月在集市上出售,积攒一整年的玉料变换成纸币,好回去过年。
这些堆满玉石的摊子,和平洲那些贩卖翡翠毛料的市场没什么区别,油布铺在地上,一块块石头以大小和颜色被分作好几堆,晒得一脸黝黑的小贩农民坐在摊位后面,静静地等着买家。
不少外地玉石商人正是瞅准这个时机,老远赶到和田来购买玉石,一个个夹着皮包的汉族玉石商人走在这些摊位前,随意地挑选着这大把的和田玉料,碰上感兴趣的才会蹲下身来,掏出放大镜和手电筒仔细研究。
霍思宁对那些贩卖羊肉家禽和手工制品的摊位不感兴趣,倒是对着和田籽玉很是喜欢,跟在那些玉石商人后面左瞧瞧右看看,有些好奇又有些跃跃欲试。
李全懂几分古玩,但是对这和田玉其实懂得不多,看霍思宁左顾右盼,顿时就明白她想做什么了,有些尴尬地道:“老板,这和田玉怎么挑,你会吗?”
霍思宁摇了摇头:“我最近恶补了一下和田玉的资料,不过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你呢?”
李全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回道:“我也不懂,平时接触得少。”
霍思宁挥了挥手不在意地道:“没事儿,我们先看看再说。”
李全不懂这个早就在霍思宁的预料之中,她也没想让李全一口气吃成胖子,再说她有避水珠在,也不担心会出纰漏,这样说着,她就蹲在了一个摊位前。
之所以蹲在这儿,是因为这个摊位上看玉石的人不多,只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他拿着放大镜和手电筒在仔细观察着摊位上的玉石毛料,时不时地拿起一块毛料看看又摸摸。
那个男人看了足有一刻钟,才从摊位上选了三块玉石,然后跟着卖家讨价还价,最后谈妥了价格结账走人。
霍思宁就蹲在这人身边,也没有搭讪,只是默默地将这人挑选的石头情况记在心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