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生病,也只能体谅。”
“给我的感觉是图文并茂,不但有这些平常我们关注不到的人,还有那些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
“原来有些烈士家属生活得这么艰难。”
“感觉确实不错,反正订哪家都是订,那就先看着呗。”
“……”
苏辰就猫在报亭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卖报的大爷聊天。
“大爷,这两天《新周刊》卖得怎么样?”
大爷警惕地看了他两眼:“你是哪个单位的?看你还挂着相机,该不会是哪个报社的记者吧?”
“其实我是《新周刊》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为了看看我们这刊物写得怎么样,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我们要及时听取意见。”
苏辰笑呵呵道:“不能脱离于群众,也不能脱离我们的读者群体,只有听大家的心声,我们才能拿出更多更好的故事。”
“这敢情好。”大爷点头,接着道:“因为是新发行的,所以大家伙的反响还不错,主要是这些故事都是取自我们身边的事情,给人的感觉就是朴实,然后……”
他想了半天,没想出啥词。
苏辰试探性问道:“接地气?”
“对,就是这个词,接地气。”大爷连连点头:“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事情,比如街坊邻居都是医生,或者是军人家属,能够看得到,要是写得和我们生活不接近,我们就感觉有些虚构,不真实。”
这便是《新周刊》的定位,要是弄得太高大上的东西,那反倒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而且也没必要整得那么高大上。
最主要的要在群众群体中打开市场。
让民众觉得这本刊物有权威性。
尽管这刊物已经构思好几年,但现在也才得以发行。
说话间,两个女青年来到报亭前面。
“大爷,您这还有《新周刊》吗?我们想买一本。”
“有。”大爷拿出一本。
《新周刊》的售价是一元一本,而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那会儿才售价三角。
正儿八经说,《新周刊》纯粹是赔钱赚吆喝,因为不管是哪一方面都选得比《读者文摘》要好。
但以现在的物价,你要卖个五块十块钱,那不现实。
不过苏老板不差钱,虽然是挂靠在《京城日报》下,但掏钱的是苏老板自己,除了那些工人的薪资是《京城日报》支付外,剩下的,都是由苏老板买单。
看到大爷拿出来的杂志,两个女青年接过来,翻开看了两眼:“内容做得不错。”
“而且插图和排版也很不错,都能闻到一股墨香味儿。”
“那我们买吧。”
其中一个姑娘掏出钱来,买下这本期刊,转身就准备走。
苏辰急忙拦住她们。
两个姑娘瞬间一脸警惕:“这位同志,你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我是《新周刊》的工作人员。”苏辰解释道:“所以想进行街头调查。”
“街头调查?这个词儿倒是新鲜。”其中一个姑娘问道:“那你有什么想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