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华、唐福是科研工作者,讲究眼见为实。他俩发现实际情况和彭巳丁说的一模一样,觉得非常奇怪,看来这是一个难解的迷。彭巳丁看孟华疑惑的眼神,解释道:
“《易经》是东方的另一种科学,荣格在英文版《易经》再版序中说:‘谈到世界人类的唯一智慧宝典,首推《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易经》恒古长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仍然具有价值,而且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作为医学博士生导师的孟华对荣格那是再熟悉不过,只是没有细读《易经》而已。在他的观念,《易经》是古代社会落后的东西,所以他才努力读书,并考上了纽国的研究生,后来觉得纽国各方面都太先进了,于是移民到纽国定居。这时听彭巳丁如此说,难以置信的问道:
“荣格也了解《易经》,他可是瑞士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
彭巳丁笑了笑说:
“对呀,他还说:‘几年以前,当时的不列颠人类学会的会长问我,为什么像华夏这样一个如此聪慧的民族却没有能发展出科学。我说,这肯定是一个错觉。因为华夏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作就是《易经》,只不过这种科学的原理诚如许多华夏的其他东西一样,与我们的科学原理不同。’
其实‘只要能建立数理模型的知识,它一定是科学的。’只是人们对易经术数存在偏见,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易经术数本身就是一个数理模型,你可以把它归于未来学范畴,不过它又高于西方的普通未来学,它是‘科学皇冠上的阴珠’!
从《易经》中,哲学家看到思辨,史学家想到历史,政治家懂得治世,军事家悟出兵法,中医家悟到医理,武术家领会拳论,堪舆家发现趋吉避凶的妙法,企业家找到经营与管理的捷径,而普通人寻得为人处世的良方。打个比方,易经术数与西方的未来学,就如同武术与西方的体育,你可以把武术归于体育范畴,但实际它们的内涵更为广阔。”
这一番引经据典和别开生面的解说,立刻引起了孟华、唐福的兴趣,孟华问道:
“你可不可以再用《易经》给我举举例子,让我们多了解了解?”
“可以呀!比如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推知爱德华先生肩膀有颗痣。”
孟华、唐福一听,不由把目光望向了爱德华。爱德华一阵惊愕,高呼起来:
“彭先生,你太神奇了,我的左肩正有颗痣。”
说着揭开衣扣,露出结实的肩膀,一颗醒目的大痣立刻呈现在众人眼前。这一手,差点颠覆孟华的认知,也给了爱德华更多信心,觉得这个彭巳丁真有魔法般神奇的力量,急不可耐的请求彭巳丁给他化解。
其实这根本不算什么,这是北斗星巽离易学全息论的简单运用,当然全息一词,是个舶来品,是借用全息摄影照片被破碎后,每一块碎片仍能完整地显示被摄物全貌这一特性。当然这种全息思想最早是来源于周易,不管是伏羲先天易学,还是周文王的后天易学中都充满着闪光的全息智慧。
在北斗星巽离易学全息论在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在八字预测中叫内外环境论,在梅花易数叫取类比象。但为了语言相通和协调发展,让现代科学者更能理解,彭巳丁借用了西方的全息论一词。这全息论又分为宇宙全息论和生物全息论。
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宇宙全息论的核心论点是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统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
在潜态信息上,子统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态信息上,子系统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事物总是力图按照自己记忆中存在的模式来复制新事物;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
生物全息论是基于以小窥大的中医整体观,来说阴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为整体比例缩小这一全息现象。每个生物体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对独立的局部(又称全息元),包括了整体的全部信息。全息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整体的缩影。如人体上肢肱骨(上臂骨)、前臂骨、五块掌骨和下肢的股骨、小腿骨等都是全息元,都是人体的一个缩影。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医认为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所以有望诊、脉诊、舌诊等。而现代医学通过检查血液、尿液来分析内脏疾病,体温计、脑电图、心电图通过体表记录人体生物电传导情况判断病情。
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具有立体全息性,每一个生物体也有立体全息性,所以可以通过一个细胞克隆一个生物体,也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事情推断出更为详尽的事情。彭巳丁在爱德华请他预测时,就立即起了一个奇门遁甲局,这正是全息论的应用。
奇门遁甲,说得直白点就是一个优秀的时空数理模型,它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全息论的应用,它就如同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公式,象数学中的代数一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