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面的比赛中,大家已经知道了朱国福的实力,自知并非他的对手,上台以后,一句“大哥,轻一点哟”,还没有说完整,就被朱国福施展形意拳打下了擂台。
从第一个挑战者上台,到最后一位挑战者被打下擂台,前后只用了5分多钟。
夺魁以后,爱国名将冯玉祥将军亲赠中山服、龙泉剑给他,并题“爱人如己”四字予以奖励。
国考的第二年,由于冯玉祥回山西去了,由冯一手创办起来的南京中央国术馆尽管有冯手下的三员大将主持工作,但内部分裂在所难免。
于是,当时的副馆长张俊洁准备整顿国术馆,找到朱国福做了三天三夜的工作,终于说动他出任中央国术馆的教务处长,负责指导中央国术馆的教学工作。其三弟朱国祯被聘为积极队队长、二弟朱国禄为副队长。
朱国福在教学中大胆革新,一是鉴于国术馆中的学员都具有一定的传统武功基础,故而利用国术馆高手众多的条件,大幅度加强相互间的散手练习,用以提高实战能力;二是大量增加了西洋拳击的研习,当时定名为搏击课,并培养出李成希、郭世铨等搏击高手。
对于朱国福的这些做法在当时并非没有异议。国术界中不少人认为国术馆应去认真研习少林、武当等传统的内、外家功夫,而不应该把西洋拳击的训练方法放在这么重的位置上。
朱国福解释说:
“我不是传扬西洋拳击,只是借鉴西洋拳击的训练方法,但用的技术还是中华武术。”
随后不久,又举行了“浙省国术游艺大会”和“上海国术大赛”。这两次大赛实际上是华夏近代最大的两次全国性的擂台大赛。筹备的时间也较为充分,当时全国各地有名的拳家几乎全被邀请参赛,还包括一些异僧、神道也赶来参赛,甚至日、俄等国拳手也跃跃欲试。
然而比赛的结果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之外。最终获得“浙省国术游艺大会”前十名最优等者的,皆为中央国术馆和江苏国术馆的学员,即经过朱国福等指导的学员。
经过这两次国术大赛的检验,朱国福的这些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事实证阴朱国福是正确的。
彭巳丁听着宋元龙讲朱国福学习、借鉴西洋拳击的故事,不禁深深震撼,似乎找到一种共鸣。
人生的机遇就是这么奇妙,宋元龙从来没想到,他随口讲的故事会对彭巳丁的人生发生一个天翻地覆的影响
彭巳丁表面上,安安静静的听宋元龙讲解朱国福把西洋拳击与形意拳怎样有机结合,怎样打擂获胜,怎样培养其兄弟和学生,但内心深处,一个声音在却在呐喊:
“我要中西武术结合,我要中西医结合!”
于是一刹那,一个偶然的巧遇,一个普通的故事,彭巳丁“武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宋元龙喝了口水,继续讲朱国福另一件大事。
那是1930年,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率教务处长朱国福、编审处长唐豪,教授班班主任、技击队队长朱国桢、教员杨法武、杨松山、郭世铨、张长海等人前去东瀛考察。
期间,东瀛多名9段搏击高手向朱国福等发起挑战,往往都被他在一招之内打翻在地。这些高手不服气,提出拼刺刀,当时东瀛的刺刀术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东瀛高手全身防护,如临大敌。而朱国福却艺高胆大,连面罩也不戴。东瀛高手大惊。朱国福轻松自若,放出豪言:
“若有什么后果,自行负责。”
就这样,朱国福又连挑几名东瀛劈刺高手。东瀛人彻底服了,高薪聘请他留下来当教官。朱国福大义凛然:
“我是中国人,我不能教东瀛人用中华功夫来对付中国人!”
考察期间,朱国福已经洞察了东瀛侵略华夏的狼子野心。在东瀛的小学,他看到老师将苹果切成四瓣,然后给每个小朋友发一瓣。小朋友们吃完一瓣以后,老师就问:
“小朋友,你们还想吃吗?”
小朋友齐声回答:
“想。”
这时,老师就会抓紧机会教育:
“这些苹果都是我国的,可是被邻国抢走了,你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到邻国去拿回来。”
考察中,朱国福深深感受到了东瀛人的狼子野心,看到东瀛民族的全民尚武之风,东瀛军队推广、普及技击之努力,内心极为担心。
“这是在为战争作思想和技术方面的准备!”朱国福认为。
回国后,朱国福率先提出“斥花架、重实用,练为战”,提出教学内容应该以“形意、八卦、太极、摔跤、搏击、短兵、劈刺”为主。提出了华夏与东瀛终有一战,“出于对东瀛侵略野心有所防范,必须有效地训练华夏军队”等观点。
东瀛军刀钢质好,硬度高,刃口薄,杀徒手之人好用,但忌讳刃口相格;华夏大刀厚重,须腰部有力,重在反手刀,在战场上砍人亦砍刀。
根据双方兵器的优缺点,为了对付东瀛的劈刺,朱国福、马英图等武术家将华夏传统的大刀改良,重新编写了一套刀法,在中央国术馆和一些部队广泛传授。
宋元龙边说,还边背当年“大刀术”的口诀: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一边背着口诀,宋元龙还一边连讲带比划。
宋元龙解释,双手握紧大刀,刀尖朝下,当鬼子刺刀刺过来的一瞬间,把刀挑起挑开鬼子的刺刀,或挑偏鬼子的刺刀。因为是向上挑起,所以刀是在头上的,这时就可以顺势劈下,一刀就可以解决鬼子,把鬼子劈成两半。
宋元龙进一步给彭巳丁详解,其实这是传统武术的刀术“缠头裹脑”一招的用法,另外还可配合步法用刀尖左右拨开鬼子刺刀的同时,双手握紧刀把猛力突刺鬼子。
看着宋元龙激情的讲解,四人似乎感受到了当年抗日战场的情景,宋元龙讲道:
“前前后后,朱国福和他的学生训练了三万战士奔赴抗日前线。”
宋元龙、彭巳丁一边交流拳艺,一边感怀前辈,张民和周刚听得也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到上午11:00。
由于彭巳丁晚上还有比赛,宋元龙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