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下河摸鱼去,胖墩啊,你去不?去了晚上给我们挎袋子去。”
“成啊,带上俺!”
晚上捕鱼是两个人扎网,一个人挎袋子,另外一个人呢拿着咕咚爬。
咕咚爬就是搁山上挑那个手臂宽的木头,拉成十来公分宽的一个树墩儿。
搁斧子当腰劈成两半儿,用凿子搁当腰凿一个四方的眼儿。
用山上的水曲柳杆子砍这么一个两三米长的杆儿往眼儿里一卡,用木楔子卡死。
之后再搁水里一泡就结实了,这脑袋大往水里一怼啊,咕咚咕咚的声音,所以老一辈儿管它叫咕咚爬。
主要目的就是惊扰水里的鱼群,让它们往渔网方向游。
头以前都是扔石头,后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创造发明了这个省力的好玩意儿。
王来喜从家里取了大手电把子,正想跟别人家借呢。
张初一从背后的筐里掏出来一个,这玩意空间里备了好几把,三个大电池一节,走夜路必备。
这玩意儿用本山大叔的话,那个年代是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唯一的家用电器。
吃完晚饭,胖墩早早的提溜着自己老爹的水叉子来了以后,跟着王来喜和张初一颜红军一行四人上北面的河沟子。
启强兄说过,风浪越大鱼越贵!
大兴安岭这疙瘩也适用这句话,水流越湍急的地方,细鳞子啥的个儿越大。
王来喜老爷子在河边又歇息了半天,等到天黑大月亮出来以后,才招呼小哥几个穿水叉子系背带。
这河里捕鱼必须等黑天,也叫抢峭。
这天黑以后鱼群才一点点的靠近到河两边的峭壁石砬子里。
老爷子熟悉水性和地形,让张初一和颜红军两人拿着大网搁底下往上兜。
自己个儿拿着咕咚爬子从上面沿着峭子往下撵。
这要是配合默契,一叩头往起起网,多的时候一网能捞三十多斤,全都是大柳根子花泥鳅,有时候还能捞起来细鳞鱼和山鲶鱼。
等到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环境的破坏,人为肆意捕捞,山鲶鱼慢慢绝种了,就连槐头子也不长见了。
胖墩年岁小,负责跟在张初一身旁给挎袋。
腰上绑了个绳子,另一头系在了张初一腰上。
这地方水激河宽,要不是因为离着屯铺远点,那到了夏天谁抢峭都往这疙瘩来得。
两边的大石头缝底下都是一扎多长的花泥鳅跟柳根子。
张初一挎着手电,跟颜红军头一网就捞了有十多斤。
胖墩儿用葫芦瓢舀了三回,这袋子的份量一下就上来了。
抢峭抢峭,就得去捞那些个急流水大落差的地方,赶这个平稳水面呢基本捞不着啥。
所以一淌河有滑峭子,水流湍急的地方也不是那么多。
哥几个跟着王来喜一路一路顺着河道往上走,王来喜老爷子经验充足,一只手用咕咚爬子咔咔一顿砸,另一只手拿着手电往河面晃悠。
这夜里的鱼又怕声音又怕光,这么一乱窜,就跑到了下游的张初一哥俩的渔网里。
突然,张初一掐着这个手电一晃悠,河道儿边上山坡刷一下子晃过一双绿眼睛。
胖墩儿眼尖啊,大喊一声:
“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