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收取了西夏之地,赵桓并没有太过喜悦,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毕竟西夏的问题在于如何有效治理,并不是拿不拿的下来。试问如今天下,只要咱赵官家不顾一切,还有能抗拒天兵的吗?
当然了,是不是会落一个隋炀帝的下场,那就不好说了。
因此赵桓针对西夏故地,还是采取了相对保守的做法。
赵桓将横山一线划给了陕西路,
当下的陕西路既包含原来的永兴军路,又包括了秦凤路,大约即相当于后世陕西省,甘肃省东部,宁夏南部,甚至还包括青海湖的东南部,是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
只不过赵桓却是无心拆分了,西北民生凋敝,供养官吏已经非常困难,行政区越细碎,代表着官吏数量就越多,压力也越大。
没有办法,赵官家不得不采取精兵简政的策略。
“折彦质,人少事多,地盘辽阔,情况复杂,朕给你个经略安抚使,你可能治理好陕西?”
面对赵官家扔过来的一块流着油的肥肉,折彦质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认真思索之后,郑重对赵桓道:“官家,过往的陕西,屏蔽西北,既要抗拒西夏,又要压制吐蕃,臣才略有限,治理百姓,抵御外敌,臣只能完成一样,对内便不能对外,对外又无法对内,若是一定要臣内外兼顾,臣,臣唯恐会左支右绌,反为不美!”
有信心,有自知之明……赵桓对折彦质的看法又好了不少。
“朕可以明白告诉你,只要专心内政就够了。关中是朕战胜金人的关键,关中父老对大宋有再造之恩,如今天下日渐太平,朕给你个任务,就是让关中百姓富起来!”
折彦质立刻点头,“请官家放心,臣必定竭尽全力。”
“不!”
赵桓摇头,“朕要看确实的指标,三年之内,能不能让人人都穿上裤子?”
“这……”
折彦质愣住了,百姓会穷到裤子都没得穿吗?
还真有可能,安史之乱的时候,不就有出入无完裙的诗句吗?
而这些年气温日渐降低,雨水也少了一些,这都是能感觉到的。每年冬天缺少御寒衣物,的确会带走太多的生命。
百姓衣食,地方官的命脉所在!
“臣请官家放心,若是做不到,就把臣这身皮扒下来!”
赵桓欣赏折彦质的勇气,但是也有他的看法,“说来说去,还是富民……你要学着做生意,学着互通有无。仁多保忠在陕西,给自己敛财千万。你要学他敛财之能,但你要记住,敛财是为了富民,却不是为了自己!”
折彦质用力颔首,“臣,臣知道了。”
赵桓安排妥当了陕西,接下来西夏故地被分成了两部分,以兴灵之地为核心,一直延续到后套这部分,被暂时划为宁夏路。而河西走廊这一段,以甘州和肃州为核心,则是被划为甘肃路。
这两块论起面积,人口,都远不如陕西,但却像是两个带刀侍卫,庇护着西北的安全,重要无比。
赵桓思索了再三,将西北的驻军重任,交给了韩世忠。
“良臣,算来算去,也就是你最合适了。只不过这些年你南征北战,辛苦异常,还没来得及享福,就要被安排在清苦的西北,朕于心不忍啊!”
韩世忠微微一笑,似乎早有准备。
“官家,臣起于西北,如今又回到西北镇守,简直犹如到了家一般,请官家不用心疼。臣一定替官家守好西北!”
赵桓颔首,却又沉吟道:“良臣,西北有党项人,吐蕃人,还有羌人,甚至有西域的人,胡汉杂居,情况复杂,想要稳妥镇守,并不容易,朕问你,应该怎么办?”
韩世忠思量再三,“应该一碗水端平,秉公执法,收拢人心?”
赵桓含笑,“还有吗?”
“还有?”韩世忠愣住了,他的脑筋算不上灵活,尤其是在战场之外的东西,都显得有些迟钝。
但韩世忠身为军中第一人,又受封秦王,地位无与伦比,把他放在西北,自然不是守土保境那么简单。
“臣鲁钝,不能理会官家的意思。不过官家大可以放心,臣必定全力以赴,完成管家的嘱托。”
赵桓稍微颔首,随即道:“良臣,朕已经下令党项诸部头人,前往行台,供太子调遣。至于还剩下的一些势力……你万万不要客气,谁敢违抗朝廷命令,一定要诛杀干净,不许留后患!”
韩世忠悚然心惊,这么多年来,除了在战场上,赵桓还几乎没有下过如此严令……那背后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对于赵桓来说,这就是一场战争。
而且还是不能输掉的战争。
所以他才派出了自己最心腹的悍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