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众卿皆为孤之肱骨,不必如此,起身吧”,刘荣此时此总算是也到了称王道孤的时候了。

    “谢殿下”,又一行礼之后,跪地众人这才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之上。

    扫视中众人一眼,刘荣才说道:“自高皇帝伊始,我汉家便是赏罚分明矣,诸卿有功者,孤必赏之”。

    闻此言,这画堂中的气氛立即便活跃了起来,张汤、主父偃等人心中是异常激动。

    今日所来,最期待之事,总算是等到了!!

    见众人如此,刘荣自然是呵呵一笑,而早在昨夜,还在后宫寝殿之时,刘荣便已开始考虑该如何为众人安排职务。

    固此,刘荣更是将众人之名,皆是写在纸上一一斟酌。

    将合适的人安排合适的职位上,这也是一个考验人的事。

    然还要考虑到其余之人,不因此而觉得刘荣处事不公,这更是个大考验。

    只见刘荣起身,行至殿中,赫然言道:“孔仲尼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卿,近之矣。有卿在,可为孤之明镜也,然汲卿可愿为孤之家令?掌孤之起居衣食”。

    任谁也未曾想到,可以说是此次封赏中,最是重要的官职太子家令,竟如此轻描淡写的便落在了汲黯的头上。

    闻此言,汲黯立即是跪地叩首眼含热泪道:“诺!臣定为殿下效死”。

    太子家令不仅仅是管理刘荣太子宫中的一应衣食住行,更是还要管理天子刘启赐给刘荣的汤沐邑。

    汉家皇室的汤沐邑比之后世朝代而言,可是要多的多。

    刘荣的姑姑馆陶公主刘嫖便有千户之汤沐邑。

    然汉家的诸侯,大着也有一万三千余户之多的封地,刘荣身为太子汤沐邑再怎说也要比列候多,才能说的过去。

    当然比之诸侯国,即便是最小的诸侯国,还是要小上许多。

    但太子身为储君,将来的天子,要个一郡之地的汤沐邑也是无用。毕竟,将来整个汉家都是要继承在如今的太子,将来的天子手中………………

    固此,身为太子的刘荣之汤沐邑,天子刘启是拿捏的恰到好处,与列候、诸侯国相比是比下有余而比上不足。

    十个县,天子刘启将关中的十个县赐给了刘荣。

    若论其地方富庶,整个汉家,无一地能与关中相比。

    自当年刘邦将汉家之国都从山东之地的洛阳,迁到了位于关中的长安以后。

    便开始下大力气,开发关中,也还别说,当年自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整个关中的百姓,尽皆成了拥护汉王之臣民。

    在之后的楚汉争霸之中,关中各地之百姓更是踊跃参军,慷慨赴死。

    正是有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累累白骨,这才有了汉家的今时今日。

    自长安定都伊始,各种各样的惠民政策,令关中各地是蓬勃发展,刘荣曾在天禄阁中看到过,自文帝前元十年伊始,关中各地,几乎是再无饿死之人。

    原本刘荣还是不太相信,但那奏折之上,还有自己祖父文帝刘恒的批注。

    也由不得刘荣不信,能在西元前这个时代,令如此大范围的关中之地,不再有因饥饿而死之人,简直是令人不敢相信。

    固此,比起对汉室的忠诚度来,关中各地的百姓,定然是最忠诚的。

    即便是真的有一天,天下大乱,关中之民也会是心向汉室之民。

    因而关中的十个县,每年所收上来之税赋当当也有近三万金之多。

    当然,将刘荣的食邑放在关中,天子刘启当然也是有自己的盘算。

    如此一来,当然是方便天子刘启对太子的掌控。

    ………………………………………………………………………

    见到汲黯已然是拔得头筹,将太子家令这至关重要之职攥在手中,张汤与主父偃二人当然是有些不舒服。

    汲黯已然有了个廷尉丞这个秩比千石的官职在身,按理来说,自然是不在这太子家令人选的考虑范围之内。

    不过刘荣考虑了半天,还是决定将汲黯放在太子家令的位置之上。

    一者,刘荣能看的出来,汲黯并不喜在廷尉署中与郅都这样的酷吏相处。

    再而,经此事刘荣这才发现,自己有一短板所在,手下的人皆是一群初出茅庐之臣,虽也是有才,但还是太过于稚嫩了。

    像张汤与主父偃这二人做官也不过数年,更别提有什么朝臣所识得。

    将这两人中任何一人放在太子家令的位子上,似乎都是不妥。

    也只有汲黯是最为适合的,汲黯之名,早在文帝朝便为人所之,该做过自己老爹的太子舍人,不论是资历还是知名度,做太子家令都是不二的人选。

    且汲黯不管什么时候,不论是任何人,也不能令其那刚正的性格有些许之改变。

    最重要的,汲黯乃是学黄老出身,将其放在这个位置上,窦老太太若是知道了定然是高兴。

    太子家令安排好了,那自然是便轮到率更令了,此时的张汤已然是认定,自己做不了太子家令,做个更率令定是可行之。

    在场之人中,似乎也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