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 封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抬头望了一眼刘荣,天子刘启便又说了一句:“坐下吧”。

    然刘荣便看到了大殿之中,有一早已放置好了的坐蓐。

    刘荣当即一行礼道:“谢父皇”。

    随后刘荣便跪坐在了坐蓐之上。

    之后,见老爹不说话,刘荣便是出言问道:“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而天子刘启却是笑之不语,过了好一阵才言道:“荣儿可记得当年朕问你之言?”。

    刘荣当即便在脑中回想,老爹到底问自己过什么…………

    如此,刘荣这才又言道:“儿臣不知,父皇所言为何?”。

    然天子刘启却是直言道:“哈哈,当年朕问你可是想做太子………………”。

    此事,刘荣怎么可能会忘却之,当即便行礼道:“此事儿臣自然是记得”。

    而天子刘启当即便又是异常威严的问道:“朕想知道,若今日朕再问你,可想为太子,你当如何言之”。

    当即刘荣便是斩钉截铁的回道:“儿臣不敢有任何欺瞒父皇,儿臣自然是想做太子!”。

    望着如此坚定的刘荣,天子刘启便又问:“朕问你,那么你认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太子?”。

    刘荣当即便回道:“太子身为一国储君,自然是有无上的权利和荣耀,但身为太子者不可贪恋权柄和虚荣。

    固此在儿臣看来做太子首要的一点,便是要承担起做汉家太子之责,有一句话说得好,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身为大汉的太子就要有为汉室江山奉献的责任。

    其次,就是要行仁孝之道,我汉室自立国以来就是以孝行治天下。为储君者,自然要为天下臣民之表率”。

    景帝在听完后,接着便问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本来这个问题应该是留给在其寝宫之中禁足的栗姬的。

    但此时天子刘启已然彻底对栗姬失望透顶了,若不然也不会想尽办法,将早已被其厌烦已久的薄皇后给推到台面上来。

    “荣儿,如若你做了太子,朕百年之后,你当如何对待你的兄弟”。

    虽然吕后迫害高皇帝刘邦子嗣之事已过去了近三十年,然这仍不免为汉家天子心中之痛。

    天子刘启可是清楚的记得,当年在代国之时,每每有朝廷之使者到代国传诏,身为代王的父亲有多紧张。

    特别是那次赵王刘友死后,吕后下诏,命父亲到赵地改任赵王,而如今已故的薄太皇太后,当年的代王太后薄姬有多紧张,伸手紧紧拉着儿子刘恒的手不愿撒开。

    然这一切,在当时还只有七八岁的刘启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固此,这便是汉家天子心中永远的痛,更是不想让自己的子嗣有同室操戈,祸起萧墙。

    而历史上的栗姬便是彻彻底底的败在了这问题上,不仅仅是直言不会管天子刘启其余之子嗣的死活,更还是出言骂天子是“老狗”…………

    不仅仅是彻底断送了她自己本就要到手的皇后之位,更是将自己的儿子,已经做了太子的刘荣给坑死了。

    然刘荣是行礼言道:“父亲正值春秋鼎盛之时,怎能说什么百年之后之言!”刘荣答道。

    “你不必有何介怀,如实回答朕之问便是”。

    见老爹如此,刘荣才回道:“诺,以儿臣之见,此与做不做太子无甚关系,我汉家以孝治天下,儿臣身为父皇之长子,其余诸多皇子公主之长兄,自然要爱护诸为弟弟妹妹”。

    然刘荣言毕,天子刘启却是未再言语。

    “我儿之意,朕已知之,退下吧”。

    “儿臣告退”,刘荣起身行礼道。

    出了宣室殿门,刘荣还是忍不住的转身又望了一眼,这才离去之。

    回到寝宫之后,刘荣便是暗自琢磨,“难道老爹是要在此时立储不成?”。

    …………………………………………………………………………

    然翌日,便又到了朝议之时,众朝臣与刘荣皆是早早便到了宣室殿外等候之,而一直在长安城中未走的梁王刘武自然也是来了。

    一见到刘武,刘荣便是行礼道:“小侄拜见梁王叔”。

    而刘武完全是想当然的以为,天子定要是在今日朝议之时册封太子,才会留自己阻自己离长安归梁国而去之。

    见到刘荣还在想,八成便是要册封此子为太子了。

    “皇侄免礼”。

    而不过多时,天子刘启便到了宣室殿中,在众臣朝贺之后,天子刘启便言道:“丞相可拟好今岁迁移阳陵之豪强富户之名录!”。

    闻此,周亚夫便是起身言道:“回陛下,臣已拟好矣,请陛下观之”。

    言毕,周亚夫便取出数卷竹简,呈于天子。

    看了这简牍之后,天子刘启便说道:“下诏下去,命诸郡国依此名录将这些豪强富户迁移至阳陵”。

    “诺!”。

    然之后,天子刘启便说道:“去岁吴楚反叛,而至天下大乱,朕已下诏废去吴楚五国,然朕之子嗣亦到了封王之时,固此朕欲下诏封王,众卿以为如何?”。

    汉家历代天子之子嗣,除了继承皇位的太子,其余之子嗣便皆是会封为诸侯王。

    固此,即便是不喜诸侯王制度的晁错,也不能出言相阻之。

    而在场之朝臣皆是行礼道:“陛下圣明!”。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