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义宣读了圣旨之后,看着杜睿面色渐渐变冷,心里也不免有些发憷,他在李承乾身边时候多年,和杜睿也十分熟悉,让他来做这个差事,侯义的心里也不大乐意,可是没办法,当下这个年代,还是皇权至上的,杜睿虽然名头甚大,可是总归比不上武京娘那个皇后的身份。WwW、qВ⑤。coM//
尤其是侯义这种宫人,他们的荣华富贵,他们的身份地位,都来自于皇室,一旦失去了皇室的宠信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当武京娘找上他的时候,侯义毫不犹豫的就应下了。
“杜大人!接旨吧!”
侯义说着双手捧着圣旨,躬身递到了杜睿的面前,嘴角带着一抹隐晦的笑容,似乎有种居高临下,俯视苍生的感觉。
杜睿还没说话,一旁的安康公主就忍不住了,在太宗的众多子女当中,她的性子最为刚烈,当初因为杜睿,他甚至都不惜和太宗皇帝吵翻。
“接旨!?”安康公主冷笑道,“接什么旨!?皇兄要为国留才,却又这般做法,便是将尚书令给睿郎,这旨意,我们也不接!”
侯义没有接话,而是看着杜睿道:“宋国公,杜大人!难道你要抗旨不成!”
杜睿的性子最是吃软不吃硬,媚上的事情,他绝对做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他前世,安抚才学,却孜然一身,穷困潦倒的原因。
方才被三女劝了一阵,再加上李承乾屈尊降贵,杜睿的心思也有些动摇了,可是现在李承乾居然使一内监来,就想要逼他就范,莫说是一个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傅,就算是封他做一字并肩王,杜睿也不稀罕。
想着杜睿起身,冷眼看着侯义,道:“圣上隆恩,杜睿不敢抗旨不尊,然此番征战,杜睿身体受损,怕是已经不堪驱驰了,圣上美意,杜睿感激不尽,不过杜睿才疏智短,怕是要辜负圣上的厚望了!”
侯义闻言,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虽然涉于杜睿的威名,可是武京娘的吩咐,他却也不敢不照办,只得强打精神,咬着牙道:“宋国公!这可是圣上的旨意,杜大人最好仔细想明白了。”
杜睿冷哼一声道:“杜某想的很明白,公公乃是圣上身边的贵人,在下就不多留了,请回吧!”
侯义闻言,道:“好!好!老奴这便回去,请圣上定夺!”
侯义走了,杜睿尚自怒气不息,他怎么都没想到,李承乾居然会派一个内监来折辱他,他在疆场之上浴血.拼杀,保得是他李家的天下,如今居然得到这样的待遇,杜睿是当真寒心了。
安康公主也是气哼哼的,道:“皇兄太过分了,明明说好的事情,居然临时变卦,还这么欺负人,睿郎这官咱们不做也罢!”
晋阳公主也动了怒气,道:“就是!睿郎!我们会杜陵去,这长安,我们一辈子都不回来了,皇兄这般欺负人,我也不要认他!”
正在这时,杜平生入内禀报道:“老爷!夫人!杜陵来人!”
杜陵来人!?
杜睿一愣,将方才的事情放到了一边,道:“将人带进来!”
不多时一个下人装扮的年轻人便走了进来,见着杜睿,连忙跪倒在地,杜睿一看他身上带着孝,心中顿时一凛,忙道:“你且起来回话,家中可是出事了!?”
来人泣道:“回禀老爷,夫人,是白老妇人过逝了!”
“什么!?”杜睿闻言,登时呆若木鸡,身形摇晃,连退了两步,跌坐在椅子上。
汝南公主和晋阳公主也都楞住了,还是安康公主冷静,忙道:“你是说白姨娘她”
来人忙道:“一入了夏,白老妇人的身子就一直不大爽利,前些日子,犯了旧疾,在榻上挨了两日,就就去了!”
言罢,又哭了起来。
杜睿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心中也不免阵阵酸楚,他这一世,自幼失孤,身边只有三位姨娘为长,其中白姨娘的性子淡然,膝下又没有儿女,即便是在大观园内,也一向低调,让人几乎都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可是白姨娘对杜睿兄妹,却是极好的,因为她自家没有儿女,所以便将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了杜睿兄妹的身上,杜睿重生过后,也曾听人说起过,当初他重生之前,要是没有白姨娘的话,他们兄妹的日子,只怕会更加艰难。
白姨娘的善良,不单单是对杜睿兄妹,府中的每一个人,她都十分友善,即便是下人,也是宽厚,所以大观园内没有不敬她的。
白姨娘身子不好,杜睿也知道,这些年来,大病小病就没断过,杜睿这次西征之前,白姨娘就曾犯过病,只是当时西域战事紧急,杜睿只是叮嘱了宝钗,熙凤她们好生照料,原本还想着,等这次回返杜陵,亲自为白姨娘好好调养一番,没想到还没等他回去,白姨娘便撒手人寰了。
晋阳公主泣道:“睿郎!现在该怎么办啊!?”
在杜睿众多妻妾之中,晋阳公主的年纪最为幼小,自嫁过门来,性子安静的晋阳公主便与白姨娘相善,感情最为身后,乍一听闻白姨娘过世,她岂能不伤心。
杜睿长叹了一声,心中不由得为白姨娘感伤,说起来,白姨娘这一生过得实在是苦闷,大好年华都为杜如晦守寡,马氏,季氏姨娘的身边好歹还有杜云芙,杜云卓,杜云希几个女儿相伴,白姨娘却始终孤孤单单的,如今不过四十多岁,便撒手人寰,身后连一点儿骨血都没能留下,实在可叹。
“收点行囊!我们明日便回杜陵!”
汝南公主伤心过后,忙道:“睿郎!若是你便这么走了,皇兄那里该如何交代!”
杜睿道:“还要什么交代,我自幼失孤,若不是三位姨娘护佑,只怕早就没了,如今白姨娘仙去,我为母丁忧,难道圣上还有什么可说的吗?”
杜睿所谓的丁忧,具体说来,就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就叫做丁忧。
官员的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丁忧期间,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此制源于汉代,在汉末丁忧去官很通行,非但是父母三年之丧要丁忧,就是兄弟姊妹期功服之丧也要丁忧。
陶渊明诗有说及奔妹丧的,潘安仁也有说及奔丧的,可见丁忧之风是很盛行的,在大唐也是如此,一直到宋代,由太常礼院掌其事,凡官员有父母丧,须报请解官,承重孙如父已先亡,也须解官,服满后起复。
西汉时规定在朝廷供职人员丁忧三年,至东汉时,丁忧制度已盛行。此后历代均有规定,且品官丁忧,若匿而不报,一经查出,将受到惩处。但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夺情,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到明代把它定在律令,除了父母丧不必去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