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易崧大步踏进花厅,一向沉稳的步伐难得紊乱,听到宜生唤他,他浑身一震,沟壑纵横的脸上皮肉颤抖着,一行清泪流下,哑着嗓子叫了声:“宜生。”
宜生再也忍不住,冲上去双手紧紧抱住了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
“爹!”她哭喊着。
“哎。”渠易崧抚她的头发,眼泪还在不停地流。
渠明夷梁氏等人忙上来劝解父女俩,好一会儿才分别落座,宜生就坐在渠易崧旁边。
又是一番互道近况后,终于,渠易崧也问出了之前渠明夷的话。问话时,渠易崧的神情比渠明夷更紧张了数倍。
宜生看着父亲紧张的面孔,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带笑,试图让气氛放松一些。
“爹,您别紧张,当年我们没有遇上马匪,其实我们是被人救了。”
渠易崧的神情陡然一松,但目光仍旧注视着宜生,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宜生咬了下唇,声音有些发紧:“救我和七月的,是一支义军。”
渠易崧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怔愣,渠明夷却已经疑惑地问道:“义军?”
宜生点点头:“嗯,义军。”
花厅里众人面面相觑。义军,如今说是义军,可事实上,不就是反贼?当然,如今最大的一支“反贼”得了天下,红巾贼成了红巾军,其他“反贼”也跟着成了“义军”,但如今毕竟新帝初登基,京城的人们还需要一个接受和转变的时间,尤其是
在渠家。
梁氏想起平日贵夫人们口中的反贼们,紧张地声音都颤了:“那、那些‘义军’,待妹妹怎么样?”在梁氏,乃至京城几乎所有权贵女子心中,义军跟山贼马匪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山贼马匪顶多抢钱抢人甚至抢命,而义军抢的却是皇位,是天下。虽说目的不太一样,
但总归都是匪。
一帮贼匪,“救”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结果会比落到马匪手里好多少么?
“嫂嫂放心,我很好。”宜生自然看出了梁氏的担忧,摇头安慰她,随即顿了顿,才道:
“救我的那支义军,是红巾军。”
“啪!”
渠易崧手中的茶杯陡然滑落到茶几上,倒没有碎,只是水撒了一茶几,茶杯还在滴溜溜地转。
宜生拿帕子擦了茶几上的水,捡起茶杯,又倒了一盏茶,正正地放到渠易崧手边。
渠易崧没有端茶杯,只是神色有些复杂地看着她。
宜生恍然不觉,收拾了茶几,将脏了的帕子叠起来放到一边,便开始娓娓说起过去三年的经历来。“……红巾军起初只是一群被逼迫地家破人亡的可怜人,他们与普通义军和贼匪不同,红巾军纪律严明,虽是义军,却从不裹挟胁迫乡民,也未滥杀无辜。罗将军胸怀大志,他少年时遭受官府迫害,忍无可忍才揭竿而起,起事后,他不像其他诸路义军一般忙着称王称帝,便是因为他心怀的是天下,是万里河山的无数黎民百姓,而不是自己
的功名霸业。”“这几年,我随着红巾军辗转了许多地方,从漠北到琼州,看到许多以前在京城看不到的人和事。爹,您知道么?我曾路过一个州府,恰逢大旱,辖下数十乡镇几乎易子而
食,然而朝廷却只拨下还不足救济一个乡镇的粮食,而那些粮食经过层层克扣,最后真正用于救济灾民的,尚且不足一成。”
渠易崧眼睛一瞪,握紧了拳头想要说什么,宜生却打断了他的话。
“爹,我知道您想说什么。”她微笑着,“我知道,您比谁都痛恨贪官污吏,可您也认为,百姓受苦,都是贪官污吏的错,皇帝只是被奸佞蒙骗了。”
“可是爹,我见到的并不是个例。”“贪官污吏不是个例,受苦的百姓更是比比皆是,从漠北到琼州,百姓皆苦。而皇上真的那么无辜么?您觉得皇帝只是受了奸佞蒙骗,可为君者,明辨忠奸不也应该是本分
么?况且不管天授帝还是之前的皇帝,爹,您想想他们的所作所为,配得上称仁义,配得上称明智么?”
渠易崧呼吸有些急促,双拳都握紧了。
宜生却越说越顺,先前的那些担忧好似也跟着心里话的吐出而消散:“爹,小时候您教我和哥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既然民为贵,那么当天下黎民皆在受苦时,这社稷和君王,还有必要存在么?”
“住口!”渠易崧忽地喝止。
只是那声音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