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瑜叹道:“为了进步,为了保护这些科学人才,我和皇上也要商量商量立法保护他们。”
想到就去做,说着也不理会李院长了,急匆匆的上了马就进了宫。
李院长哭笑不得,道:“臭小子,做事说风就是雨……”
他的副手笑着道:“尚书大人就是雷厉风行,以往多少人不看好这些,如今院长你看,可不是火火热热的,在这儿都能感受到一种萌芽的感觉,一种朝气篷勃之感……”
“……是啊。”李院长一笑,道:“这里将是大禹新进人才的基地。我相信我这第一任院长,也会名载史册了……”
副手一笑,道:“可不是,我看尚书大人也是,虽行事乖张,但是,却是做了许多实事。若是这法令真下来了,这工科院以后就是第一部门了,工部的地位也得进一步,以前重文不重理,如今,怕是要翻个身了。哈哈……”
“是啊,三子不爱著书立说,如今,我且帮着他把他的理论给整理出来,以后做为教科书,在工科院广为教学吧……”李院长笑着道。
“正是此理……”副手笑着道:“慢慢的整理出来,今年是探索的一年,到了以后,就可把这些书去排版印刷出来,学子人手一册,也能广为流传,为大禹培养更多的人才,毕竟集思广益,大禹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啊……”
“说的是……”李院长哈哈大笑起来,整个人容光焕发,似找到了新事来做,便道:“……不光这部门,还有农业部,文学院,都要如此。以后工科院,便是我们大禹第一部门和学院相结合的神圣殿堂了……”
副手大笑,道:“是啊,有皇上亲手题的工科院三个字的匾额,这工科院的殊荣,自不必说……“
两人大笑起来。
李琛瑜进宫,与成帝商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成帝就颁布了法令,给了科学人才更多的殊荣和奖励政策,以后不论出身,只要有贡献,位同等于文学学子,以后也不论文理取用人才,不再歧视手工艺者,官员的录用上面也突破了局限制,甚至以理出身,能享受更多的殊荣和奖励。
这法令甚至写进了大禹法典第一策中。
虽没有到免死金牌的地步,但是以后大禹的政策,只怕会重理轻文了。
一令下去,全朝哗然,但一概上论的折子,成帝一概不理。
以后取用人才,只看功绩和贡献,不论文章。
这弄的文科出身的官员压力很大,但是也无法扭转皇上的心意和已成的定局。
但却影响到底下许多文学学子的抉择,工科院招生一直未停过,更多的学子去参加考试了。
大禹上下,都陷入到工科院的狂热之中。
而幸亏户部给力,虽然银子出的极多,但是,这样的优惠政策,引的更多人盯向了工科院,一时间,工科院的名声一时无两,耀眼不已。
大禹众人也渐渐明白,这工科院并非一时之太阳,而是大禹特别扶持的正儿八经的部门,里面的官员也变得风光无两起来。
毕竟,皇上支持,户部给银子十分爽快,这银子上的支撑,才是最大的支撑,加上写进大禹法典里的法令,这工科院被确定了唯一不可替代的地位。
而沈思思忙着农业部的事,每天也早出晚归的。
农业部的事就比较苦逼了,因为要做实验,沈思思又不是爱说话的人,一向言简意赅,一般只说到关键点,她不是爱说教的人,都是以事实说话。每天都带着农业部的人在实验田里泡着。
顶多说一说品种的优良,生长的环境,以及育种和施肥的要点,其它的她的话极少。
但因她身份尊贵,所以,农业部的人也是毕恭毕敬,不敢怠慢于她。
并且一般她说的要点,都有官员一一记录在案,还有很多的学子也在用心的学习,培育新种。
实验田是皇上拔给工科院的,而农业部的人也是最多的,有工部原有的官员在,还有新进的官员,以及工科院的她的副手和官员,以及更多的学子,每天早出晚归的泡在实验田里,为一点点的进步而能高兴很久。
他们都是有抱负的人,并且对农事也是极感兴趣,想为民做些实事的人,这些人,沈思思反而欣赏的多,毕竟农业部是最不吃香的部门,也是最辛苦的部门,他们话都极少,但比起其它部门的咶噪,这些人真的是安静的多了。
而她所做的,以及农事的要点,当然也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