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德国人忙着利用最后一段和平时期来强化自己的军力的时候,协约国也没闲着,他们开始谋划如何在没有华夏的情况下和同盟国之间进行一场有限度的战争来遏制同盟国的扩张势头。一战中西线惨烈无比的堑壕战让法国人感到恐惧,面对这个位面更加强大的德国,虽然法国依然坚定的站在德国人的对里面,但是却主要以防御为主。英国人在1战中人口损失不算多,但是物质损失却是协约国中最多的,曾经强悍无比的大舰队在地中海、北海两个战场上消耗大半,再加上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英国人积攒了上百年的家底在这场战争中消耗的七七八八,所以英国人也不希望战争规模过大。至于美国人吗?虽然他们的眼光已经扩展到全球,但是无论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还是华夏,都是美国必须面对的存在。德国是无容置疑的敌人。而华夏何尝不是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美国人也不想再这次战争中付出太大的代价。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协约国三巨头决定将这场战役定义为一场以陆上防御为辅,以海空战为主。大西洋方面,协约国三国保证制海权和对德国本土的封锁,而在印度洋方面,协约国海军需要首先压制同盟国海军,威胁其海上交通线,然后以一场规模巨大的海军对决彻底击溃对手海上力量。
经过这次战争协约国也发现了德国人在中东地区的软肋,德国陆战战斗力确实不是协约国三巨头可以比的,但是他们的补给却严重依靠海路。即使他们打通了陆上通道,海运在后勤运输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只要能击溃德国公海舰队。那么中东的德军就会不战自溃。伊朗战争中,德国人一线部队不超过10个师就已经让后勤有些捉襟见肘了。而如果要攻略印度的话,那么部队规模肯定会更大,即使德国人利用这段时间修筑一条横跨伊朗的铁路,那么增加的陆上运力依然不足以抵消庞大的兵力增加量。而如果德国人的南亚攻略受挫后,协约国就可以考虑如何将同盟国中那些不太坚定的国家争取过来,比如说西班牙和俄国。
前者是墙头草谁强依靠谁,而后者则更是在德国人眼皮子底下做了很多小动作,比如说华夏那支俄裔军团就是一个例子,美国人经过多方调查后确定。这支部队的核心就是俄国军队!俄国站在华夏一边让美国人感到十分的不满,这也是为何最终美国在华夏和英国人之间选择了后者的原因,如果说在此之前美国只是倾向于英国,总体算中立的话,那么在确定华夏和俄国之间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关系后,美国人真正站到了英国人一边。战争从来就是为了利益而打的,如果说法国人是为了自保,英国人是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海洋权利,那么美国人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格局。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协约国可以让美国在和同盟国、华夏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美国的小弟应该有三个强国,他们分别是英国、法国和俄国!
在未来的国际棋局中俄国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依然有庞大的人口、广阔的领地。以及关键的地理位置。人口和领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罗斯福非常认同这一点。甚至他有些敬佩那个曾经让世界震颤的矮子所说过的话。拿破仑更早的预测到了东方这个古老帝国的崛起。当整个欧洲都在轻视或者陷入旧有的目光而盲目推崇这个古老的国家时,只有他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个国家的劣势和潜力。华夏能起来,那么俄国同样能起来。不过介于1战中受到的重创,俄国的复苏将是有限度的,而这正好符合美国人的利益,一个强大但是可以控制的盟友不是最好的吗?
如果说俄国潜力已经让美国有了8分理由去拉拢和扶持这个国家的话,那么俄国的地理位置同样让美国志在必得。俄国人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向西可以和美英法一起形成对德国的钳状攻势,而向东,则可以威胁华夏的遥远而旷阔的西部边境,华夏虽然占领了这里,但是它们距离华夏最为核心的东部还是太过遥远。更何况俄国人有十足的理由去这样做,领土的争端从来都是引爆两国紧张关系的最好导火索。
现在这个计划正朝着罗斯福设想的方向进行,此时英国和美国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南亚的行动和利益可谓是高度重合,英国人需要美国强大的国力和军队。而美国人需要英国提供前沿基地,无论是英国本土还是印度都将成为对抗德国的前线!甚至美国还可以从英国人那里获得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说用一些物资换取英国人的殖民地。当然这个计划现在还不能实施,美国需要等待,等待战争开始后,英国人会主动提出这笔交易的。
按照罗斯福的设想,法国人应该是未来陆战的主力。罗斯福不太在意装备和资源上的损耗。但是对人员伤亡却十分敏感。或者说美国民众对人员伤亡很敏感。像凡尔登绞肉机这样的战斗在大多数美国人眼中实在是难以承受的。一战中美国最终同意和同盟国握手言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巨大的人员伤亡。1917年之后,英法两国疲态尽显。而美国自然要在关键时刻抗上去,虽然在总兵力上依然屈居三大列强的末位。但是一天几千甚至近万的伤亡还是让美国政府和民间大呼受不了!未来欧洲战场上法国将是主战场。美国需要法国陆军顶上去。除了法国拥有目前协约国3巨头中规模最大的陆军之外,减少美军伤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计划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在技术层面法国人依然我行我素的搞自己的一套东西。他们对美英两国用鲜血换来的经验不是很在意。将重点放在了防线和固定攻势上。而不是建立一支可以遏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