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手段,他宁可放弃大青山,也不会用此险计。
但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吃,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抵赖,然后见机行事,不过抵赖是最无用的手段,对方可以对此行为不予理会,格杀勿论。
所以说,李承训已经把自己处于极端危险之中,一旦他们双方和解,达成一致,便是他最为凶险之时。
耶律风与那曼特勒讲了假设耶律家率先杀人的种种疑点:
其一、他方才已经说过,若是决定与突厥帮冲突,必会先制服在山上谈判的那曼特勒。
其二、没有不透风的墙,他若对突厥帮动手,便等于是绝了自己去往草原大漠经商的通路,这种事情得不偿失,耶律家是不会犯傻去做。
其三、这次耶律家就二百人,突厥帮尚有四百余人,这真打起来,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他耶律家再傻,也不会这么干。
同时,他也肯定了突厥马帮没有发起挑衅的可能。
其一、若是突厥马帮挑衅,必不会选择那曼特勒在山上谈判的时机,把自己的头领置于险地。
其二、突厥马帮孤军深入大唐边境,隐藏行至还来不及,如何敢触动耶律家?即便要打,也不是这区区四五百人可以应对的。
其三、面对已在山上设伏的耶律家,突厥人再杀也知道,那不是他们骑兵的优势地势,怎么会杀到主动攻击?
由此,耶律风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耶律家还是突厥马帮,都被人设计和愚弄了。
那曼特勒本身奸诈,加之身旁的那个中原人翻译兼军师的出谋划策,很快便安定下来,纠缠让耶律风说出是谁在陷害他们。
“那曼将军,我也是受害者,哪里知道是谁在搞鬼?不如我们问问杨兄,这大青山除了咱们两帮人马,便只有他了。”耶律风脸上已无了笑意,冷冷地望着李承训,毕竟他耶律家损失了五十余条性命,这笔账,是一定要算的。
如此暗示,那曼特勒如何不懂?他大吼一声,便见那些突厥马贼全都冲了过去,把李承训团团围住。
与此同时,耶律风却摆了摆手,示意他的手下全部向后撤,给突厥马帮倒出空间,而他则是双手背负,冷眼旁观。
有突厥人替他拷问李承训,省得自己麻烦,而他要把心思放到背后的大山上。因为李承训一直与他在聚义厅谈话,不可能分身行凶,那说明一定还有人隐藏在暗处,甚至在李承训危险时,还会出手相救。他置身事外,正好可以观察左右。
李承训大风lang经得多了,虽然心中紧张,但面上却是一派轻松,好似事不关己,“那曼将军,你这是何意?咱们已经达成共识,我又何必引这争端?”
“你是想我们突厥勇士与耶律家的人拼个两败俱伤,好趁机占领山寨。”那突厥翻译道破了李承训的心思,其实他的推测对,也不对。
的确,李承训的初衷是先让突厥和耶律家的底下人冲突起来,进而再挑唆那曼特勒的勇士与耶律家的高手决斗,待双方力竭之时,李承训再带人收拾残局。不过,这个残局却不是要上下通吃,而是帮助耶律家消灭突厥马帮。
因为他不能两厢得罪,必须依附一方,对付另一方,而这两方人若要选择,他肯定会选择耶律家。
这样一来,耶律风必然是会感激李承训的帮助,或许会同意把大青山让与他。当然,如此大事耶律风未必做得主,但耶律家族为了自己的声誉与信义,也会对李承训大大的回报,即便不把大青山给他,他也可以争取把大青山借来。
耶律家总部在幽州,横跨大唐突厥两国行商,不过都是私底下的秘密行事,以他们以往的风格,不会亲自出面搭理大青山事务,而会找一个代理人,这也是耶律风开始提出请李承训加入耶律家,而把大青山让与李承训驻扎的根本原因。
不过,李承训在帮助了耶律家后,他有信心不入耶律家族,而可以借到大青山。这样,他便可以效仿刘备借荆州,待自己壮大以后,耶律家怕是也不敢再索要大青山了。
李承训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这是他在红娘等人的启发下,构思的周密布局,若是遇到寻常对手,恐怕已经成功了,但他遇到的是耶律家新生代的掌舵人,在草原大漠已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耶律风,恐怕是很难得逞了,甚至有被揭穿的可能。
在听见那个突厥翻译道破自己的心事后,李承训表现得很从容,因为他已经转变了策略,不再以唆使两帮相互攻杀为目的,而变成了设法开拓撇清自己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