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班不是一个人来的,同来的还有年轻的法正,法正是自告奋勇,自己要来的,贾诩见法正如此,又想着吴班计谋不足,法正虽然年轻,但是却是机智灵敏之人,遂答应了法正的请求,让他同吴班一同来成都。两人快马加鞭,在成都城门时吴班就要以吴懿远亲的身份入城,被法正反驳:“如今州牧与我汉中是敌非友,吴家身份敏感,若是将军以吴家人入城,只怕不方便行事,不若我等扮作闲人,私密去见将军兄长,岂不是更好。”两人遂扮作闲人入城,偷偷往吴府奔来。
吴懿一听竟然是吴班,急忙命家仆接进来,旁边的张松一看,吴班来了,吴懿看来是必走无疑了,遂不做声,只等吴班进来。吴懿只比吴班年长少许,张松又年幼吴懿两人不少,最为年少的却是跟在吴班身后的法正。吴懿只见家仆领着一名穿着平凡,却隐约有一股杀伐之气的青年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年纪轻轻略显幼稚的翩翩少年,满是醒目的眼神,也是一身寻常衣裳。吴懿急忙站起身来,快走几步迎去,满心欢喜的见到自己的族人,从小就没有见过的族弟吴班,喊道:“可是元雄到了?”
吴班一听此话,知道此人就是吴懿,大步一迈,单膝跪下,以晚辈之礼拜见吴懿,说道:“正是弟班,见过兄长。”吴懿乃是武人,一眼就瞧出吴班的架势,虽然单膝跪在地上,却显出一股大方稳重的气势,随时都可能利索的将袭击他的人制服。吴懿一点头,好,吴班在汉中绝对没有受委屈,两人不住抱头痛哭,不住述说各自的经历,足足有一个时辰,法正、张松两人默默陪着在旁。同时两人不时对望,张松形象不喜于人,却没有从法正眼中看出一丝的厌恶,张松不由好奇,这个年纪小小的少年是怎么的一个人,他是如何能与吴班一同来,吴班态度可看出,这少年不是一般人。
吴懿吴班述说不少,最后吴班一抹眼泪,对吴懿说:“兄长,此次元雄乃是奉了主公与军师的命令而来的,兄长可知为何事?”吴懿点点头,吴班再说:“兄长是何选择?”吴班不知道是装愣还是真耿直。径直出言问吴懿,这让吴懿等人惊讶不已,法正却一脸微笑的看着吴班。原来这是法正教给吴班的,法正对吴班说:“将军与吴子远乃是同族,将军乃是武人,听闻吴子远亦是好武之人,此次我等来成都说服吴家投靠主公,将军可径直发问,汝二人兄弟之情犹在,反而不必拐弯抹角空费那么多心思。若是将军兄长不同意,再以言语说服也不迟。”
张松愣了一下,看见法正毫无意外的表情,心中知道此只怕是此人出的主意,呵呵,有意思。自古文人相轻,谁也不服谁,张松与法正虽然没有恩怨,但是张松却傲气,不由想与法正对上一对。于是不等吴懿说话,只怕吴懿马上就要答应,张松急忙说道:“吴将军,汉中太守远在汉中,为何要来蜀中啊?”
吴班一愣,法正一怔,知道这是冲自己来的,固然站起身来对着张松拜了一拜,说道:“小生法正法孝直,幸得主公信赖,正贫劣之资,只能为主公抄写文书,不知先生大名?”张松一笑:“不敢,蜀郡张松张子乔是也,无名之辈,当不得大名。”
法正收回目光,说道:“我主名满天下,年少十六便举孝廉,千里护送蔡伯喈大师至并州,任益州县令却能出以夷制夷之策助朝廷平定夷乱,更有无数诗词传诵中原。添为汉中太守,于民秋毫无犯治理汉中,驱赶逆贼。时值董贼掌霸朝纲,倒行逆施,我主首个起兵响应讨董。十三路联军数十万兵马畏惧不前,唯有我主与典军校尉曹大人、乌程侯三人奋力攻杀,不顾荥阳大败,直战至函谷关,八千汉中兵马所剩不足三成回归,最后独木难支,不得已回归汉中。子乔先生可知我主如此奔波是为哪般,是为天下苍生,是为皓然正气,我主入蜀,乃是蜀中混乱不堪,百姓流离失所,此本是天府之地,奈何成了人间地狱,此,乃我主而来之目的,就是希望能尽早结束此间战乱,还蜀中一片清平。”
法正年纪小,越说越激动,最后几乎大声喊出来,看得出法正对于陈林是钦佩不已的。张松傻眼了,不是被法正的言辞说服,而是法正的其实神情震惊了张松,到底是社么样一个人能让这么一个少年如此疯狂的痴迷与他,陈林是何人,这是张松此时想的问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