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所有的军属都得到了这个待遇。
新屯户得知好好伺候田亩得到好的收成不仅仅自己能够得到实惠,五年以后侍弄的田亩就有可能属于自己,他们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太多新屯户没日没夜在田地里拾掇,恨不能把每一寸土地都用手指碾一遍,生怕交送一半收成之时比邻居家的少了几斤被比了下去,显得自己没能耐或者被记录为欠收需要帮扶。
“红旗军”体系帮扶别人的家庭都是积极分子,当然是优先得到土地产权,子女优先得到好工作的存在,购买紧俏物资之时也是他们优先
被帮助的家庭当然是拖后腿的,他们不仅仅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得到田亩的产权,还会影响到子女的前途。
这样做很公平,没有大锅饭,多劳多得,谁的贡献大谁就会得到荣誉和更多实惠,在“红旗军”体系不是越穷越光荣,人人鄙视贫穷。
除非遭遇不可抗拒的情况,政府出手把确实困难家庭的病残者收容。
正常情况下贫穷代表着这个家庭懒惰、愚蠢。
大量屯户、军属是田亩的拥有者,但是他们不可以把自己拥有的田亩在市场上出售,转行了不想种地,需要卖出名下的田亩怎么办?
政府会出价收购,价格有统一标准,单价当然不会太高,因为屯民、军属获得的土地基本上是免费的,放弃拥有土地之时也不能讹诈政府。
一般情况下旱地的价格在四块银币到六块银币之间,水田的价格在八块银元到十二块之间。
给将士们分配田亩之时也是采取实物和现银补偿的两种标准,毕竟不是所有的战士荣退后都选择回家种地。
该给他们的田亩会折合成二三百块银元,退役将士们选择做生意、当工人都行,被选上胥吏甚至于地方官,荣退的恩养田待遇同样可以折算现银。
封建王朝传承了几千年的陋习就是发达了、有钱了的时候购买大量田亩。
现如今在“红旗军”体系行不通,一户人家拥有五十亩田地就是上限,大家庭需要得到更多田地就得分家,只要满足一丁的标准就可以成户。
因此将士们有了闲钱也不知道用来干嘛,存入“四方钱庄”一年得百分之六的利息又省事又安全何乐不为?
黄汉为了再次提高将士们的忠诚度,赠送一部分股权和大家利益共享,再提倡、鼓励将士们购买股权,让他们拥有更多得到收益的机会。
明末的军民为何对大明没有什么忠诚度?那是因为一切都是皇帝和达官贵人的,军民们就是吃苦受累受穷的命。
“红旗军”体系实现利益共享人人有份,凝聚力何其大也!
被敌人打败意味着属于自己的田亩会失去,属于自己的股权会化为乌有,团结在政府周围跟敌人血战到底的军民当然会不计其数。
你爱这个国家,可是这个国家爱你吗?这样的疑问在“红旗军”体系不存在。
得到了实实在在利益的军民当然会感觉到爱护,齐心协力保卫国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