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再变,须臾便如山崩,听到这里,他再也无法让部曲继续汇报下去,颤抖着嗓音大喊:“有埋伏,快走......”
然而,他走不掉了。
......
“布置了这么多死人充作我军将士,就是为了不让你们过早察觉到异样,如今你们既已深居营中,又何必着急出去?”李彦饶居于高处,俯瞰营盘,灯火中的万夫长很好辨认。
有句话他不愿说,其实营地中的唐军将士,也不尽是今日被他们斩杀了的契丹死卒,至少辕门、角楼上的就不是,否则契丹军极有可能都不会冲进营地,冲进去之后也不会反应的那么慢——那是卢龙军今夜设伏必须付出的代价。
嗯,那些人是在仪坤州投靠了唐军的契丹俘虏。
李彦饶看向身旁的徐旌,对方沉腰开胯,正张开一张大的离谱的长弓,搭在弓弦上的箭也大得很,他的脸色很狰狞,一双锐利的鹰目更是摄人心魄,叫人不敢直视。
“擒贼先擒王,就指着你这一箭,可别射歪了。”李彦饶提醒他。
嘣的一声,弦颤,如蝉翼,嗡鸣不止,箭出,似流星,眨眼不见。下一瞬,营中的契丹万夫长像是被重锤砸了一下,身子猛然一歪,掉落马背。
“卑职从未失手过。”徐旌收了长弓,略微仰首,既傲慢又淡然。
李彦饶勾起嘴角,笑了笑,既淡然又嗜血。
一箭出,千军动。
埋伏在营地边角帐篷里的将士掀帐而出,手中点燃的炸药包朝着密集的契丹人群中不停丢过去,轰隆的爆炸声中,火光冲天,四周在刹那间比白昼更亮,如日坠落。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接连响起。
极度刺眼的白光中,契丹人群中血雾篷起,马倒人飞,惨嚎连连。
场面顿时混乱不堪,马受惊而奔,人惶恐而逃,众人叫嚷着“有埋伏”“中埋伏了”等话,你拥我挤,争相后撤。
数十声惊雷之后,卢龙将士已经出现在营地外围,强攻劲弩齐发,箭矢如雨而下,黑盔黑袍的卢龙将士,呼喊着杀向营地中的契丹军士。营地中,地面尘土飞起,冒出一团团卢龙甲士,辎重车辆布帘脱落,冲出一批批精锐士卒。
营外山坡各处,亮起无数火把,火把前,展开无数旌旗,旌旗下,战鼓擂动,人影幢幢。
营中的契丹军士无不惊骇四顾,鼓声如鬼声,人潮声如噩梦,将他们包围其中。黑夜中的山坡上,远近灯火连连,如星海倒悬,不知有多少唐军,正向他们围杀而来。
今夜,他们不是偷袭,而是遇袭,不是他们破营,而是中伏!
距离营地只不过两三百步的山坡上,忽的亮起一面巨大王旗,上书一个硕大的“秦”,威严如神明。王旗下,一人身着明光甲,负手而立,冷冷看向营地。
“李......李从璟!”
“是唐朝秦王,是李从璟!”
“李从璟来了!”
“跑!快跑!”
“中埋伏了!”
“唐军主力在此埋伏,快跑啊!”
仓惶的声音四处惊起,远近的契丹将士听闻了,也不知是谁在叫喊,更分不清是不是他们的同伴在叫喊,但那面王旗还有王旗下的身影,他们却看得一清二楚,营地内外远近各处奔杀而至的唐军,他们却看得明明白白。
万千契丹军士,遂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许多人从山坡上滚落而下,带着更多人连滚带爬,由是自相践踏而亡者,不计其数。
唐军步骑,尾随杀来。
是役,契丹万骑大溃,唐军一路追杀,至天明方回。
所谓饶州先锋,自此不复存在。
李彦饶、徐旌,一战成名。
......
战报传到李从璟手中时,大军距离万马坡已经只有半日路程,览罢战报,李从璟也禁不住连声称赞。
“将计就计,反客为主。李将军这一战打得精彩,胜得也是酣畅淋漓,我等仅是浏览战报,都不由得精神一振!”杜千书也赞叹不已。
李从璟笑道:“徐旌洞察先机,是此战能胜之关键,李彦饶排兵布阵,虚实相间,更是高明,然而此战最为紧要之处,其实是一连串的细节布置。李彦饶智勇兼备、行事周密,的确是名不虚传。”
“殿下高见。”杜千书拜服。
“卢龙兵精将勇,边军人才辈出,此乃大唐之幸事啊!”李从璟感慨道。
李彦超接过话茬,严肃道:“依末将之见,这些其实都是殿下的功劳。”见杜千书等人都望过来,李彦超语气更足了些,“边军精锐,是因承袭殿下坐镇卢龙时立下的种种典章规制;人才辈出,更是因为殿下在幽州设立了演武院。有此二者,再经战事,三军岂能不精锐,将校岂能不扬名?如是观之,殿下曾于幽州立下百年功业!”
李彦超有感而发,“当年,人人称颂殿下是‘幽云之福’,但依末将看来,更该说殿下是‘大唐之福’才对。”
杜千书肃然点头,连称有理。
李从璟哈哈大笑,“好你个李彦超,多时未见,不料你这溜须拍马的功夫已是臻至化境,这般当面奉承孤王而脸不红心不跳,真是当得恬不知耻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