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八章 瞒天过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景转瞬间想明原委,不仅摇了摇头,李景很清楚曹文诏为什么给孙虎头担责。

    曹文诏这么做不光是保护下属,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孙虎头是李景的义子,曹文诏不想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孙虎头。

    孙虎头今年刚刚二十出头,这么小的年纪便受到李景的重用,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若是孙虎头因此记恨于他,曹文诏本人倒没啥,但是子侄辈怕是要难过了。

    曹文诏这种做法确实无可厚非,不过这样做等于是在骄纵孙虎头,孙虎头行事本来就有些莽撞,要是被惯坏了,带兵打仗时再不听从主将军令约束,日后必然会酿成大祸。

    叹了口气,李景知道孙虎头此次轻敌冒进跟自己有莫大的关系。

    孙虎头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除了对自己尚存畏惧,便是他亲爹老子说话有时都不好使。李景明知孙虎头的性格,偏偏没有善加教导,并且还委以重任,孙虎头恃宠生骄,自然不把曹文诏这样新加入济世军的将领放在眼里。

    琢磨了一会儿,李景暂时把孙虎头的事情放在一边,现在可不是处置孙虎头的时候,因为现在大同的战事并未结束。

    在曹文诏带兵到官屯堡设伏的时候,大同一线的后金军兵分三路,一路追击曹文诏,另外两路向得胜五堡发起攻击,具体地说是向得胜口堡和镇羌堡发起攻击。

    在遭到济世军猛烈地炮击之后,后金军急忙撤退。

    对皇太极来说,攻打两堡失利根本算不了什么,从他老子努尔哈赤开始,攻坚战后金鲜有不吃亏的,攻城时被炮轰,对后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不过随后的消息令皇太极大吃一惊,后金军一万余部队竟然在野战中差点全军覆没。对皇太极来说,野战失利才是真正的噩耗,这时,皇太极也知道中了明军的诱敌之计。

    通过询问败兵,皇太极得知,伏击的明军武器极其犀利,而且部队的人数大约有一万人以上。

    一万人对一万人,己方竟然全军覆没,这支部队到底是什么部队?

    皇太极这次攻打宣大一线的目的只是抢劫,并不是来玩命的,但是吃了这么大的亏,皇太极马上改变原来的初衷。

    皇太极虽然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军事家,但是打仗还是很有一套的,眼见大同一线无法攻破,便把注意力放到宣府方向。

    宣府并不是府,隶属于万全都司,乃是九边重镇之一,最高军事长官为总兵,跟大同总兵平级。

    如果说得胜堡是大同的门户,那么上方堡便是宣府的门户。

    此前,后金军攻占上方堡,但是在攻打宣府的时候吃了亏,这才退回应州转而攻打大同。现在在大同又吃了亏,皇太极又把注意力放到了上方堡。

    从地形来说,宣府一带并不利于骑兵作战,正因为如此,明军绝想不到自己会从宣府方向绕路。

    皇太极的打算是,从上方堡沿长城外线迂回,伺机打通一处关隘,然后越过长城,抄大同的后路,再从背后向得胜堡发起攻击。

    这一手,是皇太极从三国演义中学到的。

    对于后金这帮文盲来说,孙子兵法一类的兵书太过晦涩难懂,他们根本掌握不了,也就三国演义这样配有图画的小说还能看懂,于是三国演义便成为后金将领必修的军事教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魏延曾献计从子午谷穿出抄魏军的后路,诸葛亮没有采纳。后来邓艾灭蜀则采用这条路线,最后一举灭蜀,建不世之奇功。

    实际上,这条计策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不过是自险道抄后路,能不能成功全在于防守一方有没有防范。

    不过这条计策的使用者大多都成功了,因为防守方大多没有防范,或者说是疏于防范。

    细说起来,这个攻击策略有些类似于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

    使用瞒天过海之计,其实就是利用敌人的惯性思维。

    备周则易殆,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这句话的意思是:防备周密就容易放松警惕,经常见过的事情就会不再产生怀疑,阴谋往往隐藏在公开暴露的事情里面,而不是跟公开暴露的事情相对立的,非常公开的事情当中往往藏着非常隐秘的阴谋。

    唯一不同的是,瞒天过海是人为的令敌人麻痹大意。

    而此计能够成功,则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会想到敌人会从这么险要的地方过来。

    同理,皇太极认为,明军也想不到后金的骑兵竟然会翻山越岭进入大明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